臺大 粉樂町:時代的眼睛-與當代藝術的對話

 

粉樂町來到臺大

    2012年上半年,藝文中心曾舉辦《把藝術當作動詞》系列講堂,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以實踐、走出教室為為主題,分享如何從生活中發現美,從此藝文中心持續關注在大學學術場域中,能給學生如何的藝術能量與啟發。藝術在哪裡?大學生應具備什麼樣的能力來「發現」藝術?

    不論繪畫、雕塑、舞蹈、錄像、音樂或是混合多媒材的裝置,當代藝術是一種發聲與表達,展現時代的樣貌與生活的狀態,如一所大學,當代藝術擁抱不同的個體,擁抱知識的匯集。粉樂町原是臺北東區的夏日慶典,將國內外的藝術作品置入街道、店家空間,讓居民與逛街的人與藝術奇妙相遇,增添空間的趣味與美。延伸這樣的初衷,粉樂町與臺大藝文中心共同策畫,作品自城東來到城南;自都會來到校園,這之中的移轉將融入臺大的觀點,帶入新的空間詮釋。

所謂大學,除了是座小宇宙(University),更是「Big Learn」,鼓勵年輕人發掘喜歡的事物與空間。臺大的優點在於歷史人文的脈絡以及生態自然,在這樣豐富的場域下,藝術作品注入校園之中,不但與原有空間相互輝映,也刺激臺大人原先看待校園的視角。藝術往往發生在一個想法的轉瞬間。

    已故臺大哲學系教授殷海光先生曾說:「人活著就是要追求真理;知識分子是時代的眼睛。」展出的作品有如社會的縮影,呈現不同藝術家所關心的事物以及他們所追求的真理、渴望。校內師生的駐足參觀也將是一種眼光與想法的交流。今年底臺大是一座無牆美術館,願每一件作品化為有新意的觀點;有意義的言語,以及有美感的藝術經驗。

 
【主辦單位】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
【場地協辦】臺大總務處、圖書館、文學院、校史館、管理學院、法律學院、學生活動中心、Just Sleep 捷絲旅
【保險贊助】富邦產險【特別感謝】Just Sleep 捷絲旅

 

11/26 粉樂開幕

時間:上午10:30 

地點: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主持人:曾寶儀

 

關於《粉樂町》:

粉樂町為富邦藝術基金會發起的無牆美術館活動,每年夏天於臺北東區展出多元藝術作品。2013年粉樂町邁向第八個年頭,以忠孝東路、仁愛路與復興南路作為發展腹地,並擴增展區至松山菸廠文化園區,共計三十處空間參與展出;含括潮流商店與品牌服飾、書店與咖啡館、里民活動中心、行道路樹,以及社區防火巷弄等,那些人們在街道上曾經快速經過,或曾駐足逗留的熟悉場域,在34位藝術創作者的巧思轉化下,打開了讓人們在休憩走逛的路途中,同步還能享有五感體驗的藝術饗宴。八年來數百位國際藝術家參與展出,富邦藝術基金會為國內唯一致力專注「無牆美術館」概念的藝文團隊,2012年更以國際交流貢獻卓越獲第15屆「臺北文化獎」。

語音導覽 QR Code

● 更多活動請點【這裡

●下載粉樂地圖 正面  反面

 

 

作品介紹

01

管理學院多功能生活廳   Multifunction Hall, College of Management, NTU開放時間 24hr

黃法誠 Fa-Cheng HUANG│跳舞吧Just Dance

木板烤漆、玻璃輸出Varnished Wooden Plank and Print on Glass

1960年代美軍駐防營區所設置的士官俱樂部,隨著歷史的更迭,曾經為臺大精品販售商店,現則為管理學院的多功能生活廳。這棟外表樸素的平房,默默見證了時光流變,但隨著過往回憶逐漸塵封,其故事卻不見得為人所知,藝術家黃法誠希望透過創作,重新訴說這段往日時光。

黃法誠將背景拉回至美軍俱樂部時期,以其作品中代表著每一位你我他的角色「小明」為形象發想:姿態各異的小明,兩兩一組在建築上旋轉著交際舞步,讓人遙想著當時熱鬧景象。玻璃窗上的馬賽克窗花,則是利用來自該年代的老照片再加以後製處理,觀眾即便面對面望著當時的場景,卻已無法輕易辨認,過往彷彿終究只能成為追憶。

 

02

丹堤咖啡 Dante Coffee 開放時間 24hr  (此為作品示意圖)

任大賢Ta-Hsien JEN│線代生活The Line

鐵條Iron

藝術家任大賢以雕塑為創作方向的過程裡,希望透過三角、圓、方三個基本形而衍生出的變化中,尋求一個簡單與複雜的平衡點。在他的創作經驗中往往經由生活中的淺意識建構而成,在習慣性的線性描繪下,將線條和線條組合而成的面投射到作品中。藉由創作中身體的勞動性以及視覺經驗的感知,將生活中的無意識描繪具體化。以線性的元素為基礎,在創作中加入其他元素,讓創作亦可簡亦可繁。

 

03

管理學院二號館廣場 Plaza of Bldg. 2, College of Management開放時間 24hr

蔡潔莘 Chieh-Hsin TSAI│讓我們今天就擁抱吧!─II  Let us hug each other today!-II

玻璃纖維、烤漆、鋼板 FRP, Baked-Enamel on Steel Plate

新生代藝術創作者蔡潔莘提倡「藝術」的生命,藝術不一定要有大道理,就是如此的簡單,才能讓人們親近,產生情感與創造關係;而這進入人們生命中的溫度,也才是藝術真實存在的意義。

《讓我們今天就擁抱吧─II 》,在展開雙臂的巨人身上,藝術家以天氣為想像,將擁抱化作舒放心靈的姿態。今天的天空是什麼樣子?天晴?還是落雨?雨天不總是憂鬱,也許還有更多浪漫;晴天不見得全然歡欣,或許還有些許想念。

此時此刻,外界是什麼樣的天氣?而你/妳是甚麼樣的心情?

無論是什麼,就從給彼此一個擁抱開始吧!

 

04

捷絲旅臺大尊賢館 Just Sleep@NTU開放時間 24hr

洪易Yi HUNG│大貓 Big Cat

鋼鐵板、烤漆Baked-enamel on Steel Plate

洪易的藝術氣息一向有著繽紛的鮮度,大膽而生猛,融合著對比色彩,時而似紋身圖騰、時而似本土在地彩繪,在作品的展現上可以閱讀出他對於生活事物的幽默與觀察,手感線條流露出自信,其細緻度與用色相佐成為作品風格。

藝術家以擬人化方式賦予此系列作品個人特色與想像空間,大貓以諧音的幽默,讓數字「20」代表「愛你」,結合在地通俗文化之趣味,直率坦白的遍佈快樂與愛的情緒。在洪易的藝術裡,可以像尋寶般驚喜不斷,透過細細尋覓與綿密的圖像細節,不難發現箇中所隱含的趣味

 

05

捷絲旅臺大尊賢館 Just Sleep@NTU開放時間 24hr

柏天Tim BUDDEN│The Garden of Desire

絹紙、壓克力 Silk Paper and Acrylic

英國威爾斯出生的藝術家Tim Budden,十數年前因緣際會下造訪了台灣,便再也離不開這塊可愛的土地。定居台灣後Budden其實一直從事英文教師一職,但偶然在友人贈送的剪紙書中獲得啟發,重拾孩提時期的藝術家夢想,將福爾摩沙的新奇生活體驗,轉換為剪紙世界的無限想像。

旅店是旅人歇腳、喘息的空間,而藝術家運用花園的意象,回應這樣一處風塵僕僕之後得以暫歇的避風港:僅有一牆之隔,旅店便劃分出紛擾與寧靜,好比一座城市花園,隔離出一處讓人們可以放鬆、思考、忘卻疲憊的小天地。花園內形形色色的動物植物,靈感來自於臺大校園內豐富的小生態,依四季推移生長或凋零,自成一生命旅程的縮影。

 

06

校史館 Gallery of University History│開放時 10:00-18:00 (Mon-Sun) 週二公休 Closed on Tue

涂維政 Wei-Cheng TU│影像銀行尋寶遊戲臺大Image Bank: A S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 Treasure Hunt -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從「環境切片」的概念出發,藝術家涂維政以《影像銀行尋寶遊戲》,引導觀眾透過微觀的影像,攪動你我的觀看習慣。在刻意仿古的中藥櫃裝置裡,收納了120款藝術家在臺大校園中所拍攝的局部影像照片,開放讓觀眾領取,再至校園中實地對照尋寶找出原始拍攝點:這些刻意被放大的角落,既像是校園的切片樣本、又像是一帖帖藥方,邀請觀眾對周邊環境進行細微診察。透過地毯式的觀察與尋覓,藝術家、觀眾與校園進行三方互動,發掘熟悉環境未曾留意的迷人細節。

 

07

文學院College of Liberal Arts (此為作品示意圖)

開放時間 08:00-17:00 (Mon-Fri) 六日公休 Closed on Sat & Sun

澎葉生X蔡宛璇Yannick DAUBY x Wan-Shuen TSAI│波頻間的垂釣Fishing on AM Radio Waves

聲音、短波頻道 Sound、AM radio

「話-語、音調、空白、訊息、隨機、延宕、遲疑......在電磁波頻流動中捕捉即將自意義間脫逃的音色餘韻。」

閉眼聆聽時,您腦中是否能浮現比視覺更為自由而豐富的想像?在視覺當道的當代藝術領域,藝術家彭葉生長期投入聲音與聽覺經驗的搜集、探索與創作;而蔡宛璇既是詩人,也從事造型與影像創作。兩人的合作,實驗不同感官之間的交集,以及彼此觸發的可能。

走入文學院大廳,來自廣播AM調頻網的聲響細細流竄,隱約熟悉卻又無法精準辨別的斷句或詞語,攪動著聽者面對語言的理解慣性。對應其聲音裝置,藝術家在拱窗玻璃上以線條與文字,繪出從聲音過渡到語音間的種種面貌。天色映射窗外的景物,疊合了聲響與書寫,老建築的廊道空間,打散了的片段,卻也悄悄串起漸遠漸忘的聽覺記憶。

 

08

小福樓電梯│開放時間:24hr

李柏毅Leland Lee│Life Any time 、Love Any Time TPE

卡典輸出Print-out

李柏毅,天才畫家,用色大膽,構圖獨創,有著過目不忘的功力,每一幅作品都讓人驚艷,年僅二十歲時被稱為世界最具天份的年輕畫家。他的繪畫天份是上天的禮物,也是他向世界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扇明亮大窗。屏除了外在的紛擾眼光,從最單純、純淨的觀點來看世界,色彩多元鮮豔但不衝突,李柏毅對於周遭的人事物與色彩十分的敏感,從最直接的思考觀點來創作,自由自在的構圖,調配自己喜歡的顏色,他在自己的畫作中,得到了最大的滿足。

 

09

圖書館Main Library│開放時間:08:00-22:30 (Mon-Sat) 08:00-17:00 (Sun) 週二公休Closed on Tue

王艾莉Alice WANG│句子販賣機Quote Vendor

複合媒材 Mixed Media

王艾莉的創作橫跨設計與藝術領域,從人性、情感與環境的關懷出發,以貼近日常生活的熟悉感,讓觀眾產生認同。《句子販賣機》的概念來自現代人經常看網路社群上簡短的訊息,漸漸習慣閱讀非常簡短的文字,句子販賣機希望能勾回觀眾閱讀的好習慣,期待藉由一句美好的引用作為線索,進而引起人的興趣並去閱讀此書。而對於經常閱讀的人們,句子販賣機更以隨機的妙句,為讀者劃出一條新軌道,越出日常所讀,或許可以讓你在瓶中好句的牽引下,發現不同領域書籍的智慧驚喜。

帶回瓶中那段含有影響力的文句!希望透過這簡短的文字,可以改變一點點的你。

你,今日閱讀了嗎?

 

10

圖書館後草地│開放時間 24H

痞子路克 Filthy Luker│樹猶如人Trees Are People Too

PVC、線繩 PVC and Wire

來自英國的街頭藝術家Filthy Luker,以一系列名為Art Attack的充氣作品,偷襲顛覆城市裡一成不變的角落。天性古靈精怪的他,發現氣球是表現創意再好不過的方式:氣球對大人小孩都有莫名的吸引力,而且就公共場域中的藝術介入來說,氣球顯然比塗鴉客的噴漆罐來得柔軟、安全、又不會造成永久性的破壞,少了一點街頭霸王的蠻橫,多一點給城市居民的幽默。走逛校園之間,意外發現Filthy Luker的骨碌碌大眼正從樹縫中注視,調皮地邀請你轉動想像力,用不一樣的眼光來體驗這個區域!

11.

 

 

法律學院萬才館  Wan Tsai Research Hall, College of Law

開放時間  10:00-18:00 (Mon-Sun) 每周六日公休 Closed on Sat &Sun

洪易Yi HUNG鴨子系列Ducks

鋼鐵板、烤漆Baked-enamel on Steel Plate

除了捷絲旅臺大尊賢館的《大貓》,法學院萬才館也可見藝術家洪易鮮豔明亮的雕塑《鴨子系列》。萬才館座落於同學暱稱「黑森林」的綠地旁,在自然環抱下,池塘水波粼粼、一旁樹影扶疏,對鴨兒們來說在適合不過了。藝術家在大膽趣味的用色之中,手繪出帶有在地人文特色的紋飾與符號,帶有擬人化生動表情的鴨兒,獨樹一幟卻仍能帶給觀眾溫暖的熟悉感、既當代又躍動著臺灣文化傳承,觀眾來到這裡,不妨放慢腳步,呼吸藝術與綠意交融的芬多精。

12

法律學院萬才館  Wan Tsai Research Hall, College of Law

開放時間:08:00-17:00 (Mon-Fri)  每週六、日公休 Closed on Sat & Sun

金明範 MyeongBeom KIM (韓國 Korea)│無題Untitled

塑膠、木頭、魚線 Plastic, Wood, and Wire

你我可能都看過牙牙稚子在探索世界時的好奇眼神--所有成人眼中的習以為常都是新鮮。韓國藝術家金明範也有這樣一雙如稚子的眼,他放下了成長過程習得的常識、歸零了生活當中的經驗法則,平凡的各色物品他都側耳傾聽其微語,打開想像力的自由,隱喻的聯想與代換都能信手捻來:例如燈泡裡向日葵取代了鎢絲,是否能自成一個小小發光體如太陽?又例如燭蕊,其點亮的星星之火是否能比擬森林大火的烈焰、而化身為一株焦黑的樹?

藝術家將無形的「力」綴以繽紛氣球,翻轉為可見的有形;飛揚的氣球就如想像力的馳騁,不受形體所限,而椅腳的缺憾也因此平衡,成就了優雅與詩意。

 

13

法律學院萬才館  Wan Tsai Research Hall, College of Law

開放時間 08:00-17:00 (Mon-Fri)  每週六、日公休 Closed on Sat & Sun

松枝悠希 YUKI MATSUEDA (日本 Japan)│This is EXIT  、 Escape

PET塑膠、壓克力、LED  PET, acrylic, and LEDline_yellow_02

松枝悠希將平面圖案3D立體化呈現,表達出一種「不可能發生的狀態」。

因為父母在日本經營印刷公司,從小松枝悠希對印刷儀器和立體造型物的興趣就比平面形式濃厚許多,但不可避免,他記憶中對於顏色與審美自然深受父母影響,藝術家也希望能透過作品克服印刷行業的限制,呈現出一種平面無法觸及的趣味。

他的作品輕巧的顛覆我們對日常生活物件的看法,從平面到立體的轉換,把記憶中褪色的物件召喚出來,讓觀眾嘴角忍不住揚起微笑。

 

《持續更新中,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