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手很忙」系列講座音樂會(重奏場)(已合併)

時間|2021年5月14日(五)19:30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票價|單場售票250元(兩場套票享八折優惠;臺大教職員工生享九折)
購票方式|請洽OPENTIX售票系統

主辦單位|琵琶雅集
協辦單位|臺灣大學藝文中心

 

【 節目介紹 】

本場節目將回顧琵琶雅集近五年來曾演奏過的作品,並聚焦在作曲家均為琵琶演奏家的《泰雅歡歌》、《長桌宴》、《早春》,三部作品均體現作曲者同為演奏者對於琵琶繁複技術的把控能力。同時也將演繹多首青年作曲家的創作作品之片段,透過當代作曲家的視角來理解不同樣貌的琵琶,了解他們如何在創作中把玩琵琶多變的音色,以及如何從音色的角度建構起對琵琶音樂的創作方向;進一步分享該如何透過團員間的默契、呼吸及眼神間交流,精準的將演奏者手上的細緻變化傳遞給聽眾。

系列節目:
「我的手很忙」系列講座音樂會(獨奏場)

 


【 關於琵琶雅集 】

「天外曲,月邊音。為君轉軸擬秋砧。又成雅集相依坐,清致高標記竹林。」上出自宋朝詩詞家張鎡的詞〈鷓鴣天〉。雅集是為中國古代文人雅士的聚會,會中彼此吟詠詩文、相互觀摩,近來藝文聚會也多借用雅集之名,作為同行或跨界交流、觀摩及學習的場域。

琵琶雅集成立於 2015年 9月,由台灣專業青年琵琶演奏家所組成,意在共創一琵琶音樂藝術演奏的平台,同時,提供琵琶專業演奏者亦或業餘愛好者交流的空間,兼容琵琶音樂藝術各式情事,盼以不同角度,挹注琵琶音樂藝術的發展。五年之間,琵琶雅集不斷演出,並多次登上國家演奏廳。他們冀望透過持續提供年經、優秀的演奏家們演出的舞臺與催生新作品的創作,藉以滋養琵琶音樂藝術的生命力,促使此一藝術生生不息、綿延不斷。

 


【 演出者介紹 】

黃立騰

自由琵琶音樂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碩士、琵琶雅集PIPA-ensemble團員。

9歲由吳明信啟蒙學習琵琶,先後師事鍾佩玲與賴秀綢。 2015年在蔡佳璇與賴秀綢的指導下,完成碩士學位。在學期間曾多次向劉德海、張強、楊 靖、蘭維薇、董楠等學院派教授進行短期進修;同時受國際著名琵琶演奏家吳蠻及王梓靜指點;2013年起跟隨已故琵琶教授王範地學習,並成其關門弟子,受其藝術精神之影響,深刻地改變黃立騰的藝術追求。

黃立騰在學期間曾蟬聯兩屆台北市立國樂團菁英盃琵琶大賽冠軍、國家兩廳院傳統樂器獨奏組及室內樂組新秀,並獲得行天宮長期資優生獎學金;2010 年大四之時,應吳蠻的邀請,於紐約卡內基音樂廳與加拿大及愛爾蘭的弦樂四重奏合作演出、2016年於日本與東儀秀樹及Ryu組合巡迴演出、2017年於維也納金色大廳演出琵琶與弦樂四重奏;2007-2018 年間舉辦三個系列之九場的獨奏音樂會,其中2018年《六度.繁花》琵琶獨奏音樂會獲得台新藝術獎第四季提名;2021年十一月將帶來第四個系列『生命』之獨奏音樂會《無相之流》。

 2017至2021年曾任教於浙江音樂學院附屬音樂學校擔任琵琶專任老師,是以國樂教學於中國之音樂學院體系任教的臺灣第一人。致力耕耘於琵琶音樂傳承與發展的黃立騰,現階段著重演奏與教學兩個面向,教學中如何拿捏嚴謹與自由之度,是他不斷思考的課題,以嚴謹且風趣的教學態度,重視學生身心靈平衡發展,培養其技術訓練、身體與樂器之關係、音色變化、語句感,同時關注人文與社會之發展關係,在所學之下逐漸地建立規範及系統,導引學生在音樂中突破自己、找尋自己;在演奏上與兩岸四地的作曲家們有密切的合作,與其交流、碰撞與共融,希冀透過一次次舞臺實踐,深入淺出地引領聽眾找尋音樂中的本真美好。找尋琵琶的當代意義與使命感,並細緻地感知其生命之流轉。

 

劉亭妤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琵琶演奏碩士。曾師事陳沛慈、郝貽凡、董楠、鍾佩玲、王明璽及賴秀綢老師,並多次受劉德海大師班指導;現為臺灣新興樂團-琵琶雅集PIPA-ensemble 創團團員之一。曾於2010 年至2015 年間,舉辦《雙葩》聯合音樂會、《語‧琵琶》、《劉亭妤琵琶獨奏會》、《山語》、《溯》及《跨樂》等多場個人琵琶音樂會;於2011 年擔任楊銘隆編舞家作品《風云-選粹》現場琵琶演奏樂手;於 2015年至 2019 年間,隨朱宗慶打擊樂團於臺灣、中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英國、荷蘭、德國及彼利時等地,演出琵琶與擊樂協奏曲《媚影》。

其演奏充滿熱情且樂感豐富,近年來不僅致力於傳統琵琶音樂形式的演出,更嘗試跨領域及世界音樂的編創與演奏,累積不少跨文化琵琶音樂藝術作品。個人作品包括結合琵琶與電子混音現場DJ 樂曲《弦外之音》、重新詮釋臺灣傳統北管經典同名細曲之琵琶獨奏曲《石榴花》、融合臺灣泰雅族及賽德克族傳統音樂元素之琵琶獨奏曲及四重奏曲《泰雅歡歌》、改編新疆民間樂曲《艾介姆》之同名琵琶獨奏曲,以及移植烏茲別克傳統器樂曲之琵琶與手鼓二重奏《躍.Uzbekistan》等。同時,具有與舞蹈、電子音樂、多媒體影像、吉他、打擊樂、古典音樂、民族音樂等各領域藝術家合作的經驗,更多方接觸臺灣傳統南北管、歌仔戲、原住民音樂,以及泰國、印度、印尼、日本、中亞等各國傳統音樂。

 

謝宜芯

現為琵琶雅集PIPA-ensemble 成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初由黃秀勤老師啟蒙,後師事賴秀綢、韓芸、盧梅端、李光祖、湯良興、顧寶文、許牧慈等老師,亦曾接受曲文軍、陳音、樊薇、趙潔等老師指導。其自幼於音樂班體系中學習琵琶,在求學期間接觸絲竹室內樂與國樂合奏,培養出對樂曲編創的興趣,曾多次受師長及同儕邀請,為不同場合的演出,進行樂曲的移植與改編。近年來除致力於傳統琵琶與絲竹室內樂形式演出,亦嘗試以重奏和絲竹室內樂等形式,編創來自不同地域、風格的作品。

個人作品著有重奏曲,為揚琴、小提琴、大提琴與鋼琴所作《旋》,為琵琶、大阮與手鼓所作《絲路幻想》、為彈撥六重奏所作《四月望雨》、為琵琶四重奏所作《六月茉莉》、為琵琶三重奏所作《卜卦隨想》。絲竹室內樂則有改編自電玩音樂的《金庸群俠傳》,改編自民間歌謠的《彌渡山歌》、《送我一枝玫瑰花》。以及以臺灣民間曲調為素材所作的琵琶獨奏曲《隨想曲》、琵琶協奏曲《江湖》等作品。

曾於2007-2015 年間舉辦四場個人音樂會、三場聯合音樂會,並擔任多首作品發表。2014-2015 年隨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赴菲律賓、廈門等地演出。2016-2019 年間參與「灩」、「引」、「無界」、「弄」、「風」琵琶雅集音樂會。並在2012-2018 年間與六甲金成青年團定期舉行絲竹音樂會,演出多首個人編創作品。

 

施禹彤

臺灣高雄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在學期間,曾師事賴秀綢、王世榮及盧梅端老師,亦受王範地、李光祖、王梓靜、張強、陳音及趙潔等大陸琵琶名家個別指導。近年來曾至日本、上海等地進行文化交流活動,亦參與及辦理多場演出活動,如《從心隨興—施禹彤琵琶音樂會》(2018)、《琵琶悠境—新媒體音像展》(2017)、《雙彤琵琶音樂會》(2016)、《透.徹—施禹彤琵琶畢業音樂會》(2015)、《施禹彤琵琶獨奏會(2)》(2015)等;並於2017 年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出版製作之「音樂藝術系列專輯——琵琶悠境」,擔任琵琶演奏一職。

禹彤於舞臺上落落大方,演奏風格典雅沈穩,除了致力於琵琶傳統曲目琢磨外,亦不斷增進跨域及琵琶室內樂等演出經驗,期許成為多元發展的演奏家。現為琵琶雅集PIPA-ensemble 團員。

 

林靖婷

現為臺北簪纓國樂團總幹事、琵琶雅集PIPA-ensemble 成員。

新北市人,畢業於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自小積極參與校內外、全國性比賽及演出,屢獲佳績,展演足跡遍佈北京、南京、廣州、深圳、中山、香港等地區。2018 年2 月,隨中華國樂團於國家音樂廳臺灣首演陳思昂琵琶協奏曲《坐看雲起》,廣受好評。2017年 8月赴上海參加【敦煌杯—中國琵琶藝術菁英展演大賽】獲職業青年組金獎。

 

吳凡棋

桃園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學系。現就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主修琵琶,師事賴秀綢老師;曾副修鋼琴、聲樂。自幼便為比賽常勝軍,多次於全國性的音樂比賽中獲獎,求學期間也受邀與許多樂團合作演出各大協奏曲,同時也致力於跨領域之合作,積極的在藝術相關領域中學習,擁有豐富多元的舞台經驗。

2018 年獲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協奏曲優勝,於羿年與管弦樂團合作《草原小姐妹》琵琶協奏曲;2019 年榮獲全國學聲音樂比賽大專A組特優第一名,同年亦獲選為Ethno Sweden 獎學金得主,赴瑞典進行交流與演出,在工作坊期間也獲選為Ethno On The Road 巡迴演出的六位音樂家之一。

目前為行天宮長期特殊才能資優培育生、琵琶雅集PIPA-ensemble 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