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心
中心活動
場地租借
合作提案
出版資料庫
時間|2020年11月6日(五)19:30-21:00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票價|全票500、學生400、台大學生350 售票|請至Accupass *購票將可於9/25前優先報名參加古樂器體驗活動!!!詳情按此「古樂體驗-管風琴」 主辦單位|微光古樂集 共同主辦|臺大藝文中心
演出者 巴洛克小提琴 Baroque Violin|大下詩央 Shio Ohshita 文藝復興低音管.講解 Dulcian|蔣皓任 Martin Chiang 管風琴 Positive Organ|阮秀慈 Hsiutzu Ryan 義大利手鼓.帝國大鼓 Historical Percussion|王惟 Wei Wang
注意事項 1. 雅頌坊節目採實名登記,入場請準備身分證或臺大證件登記。請配合實施入場消毒、體溫量測、室內全程配戴口罩,凡體溫超過37.5度無法入場觀眾請現場辦理退票(扣除手續費)。 2. 無法配合全程配戴口罩、確實掩蓋口鼻之觀眾,請不要購買票券,您會因此無法入場也無法退票。 3. 相關防疫規定依台大藝文中心網頁最新消息為準。
早於巴哈、韓德爾一百年的時代 維梅爾、林布蘭等藝術大師百家爭鳴的時代 隨著大航海人們對世界有著嶄新認知的時代 微光古樂集將帶來文藝復興低音管、古小提琴、帝國軍用大鼓與台灣稀有的箱型管風琴 帶我們一遊17世紀文藝復興晚期的威尼斯共和國,神聖羅馬帝國音樂與英國 聆聽狂野的義大利與恬靜的英國古樂之聲
十六世紀歐洲內部宗教威信動搖,帝國之間政局動盪,哈布斯堡王朝和羅馬教廷的戰爭導致羅馬遭受洗劫,撼動了文藝復興的基本信念——「人文主義」和「古典精神」,也終結了象徵完美與秩序的文藝復興時期。
在這個邁向巴洛克時代的過渡期,局勢詭譎人心不安,同時也拉開了大航海時代的序幕。人們探索科學、追求知識,嶄新的世界觀使得人們一方面感到動盪不安另一方面也感到希望無窮,這樣的矛盾感也蔓延至藝術和音樂領域,作品益發講求感官刺激,有時甚至可以稱之為「怪誕」。此時期的繪畫裡常出現神秘不安的氛圍與大膽的構圖,這種刺激的氣氛也現身於音樂之中,與前一時期相較聲響更為豐富、充滿聽覺娛樂,題材也更為多元。
大航海時期正值歐洲器樂音樂發展的巔峰時期,人聲音樂不再專美,低音管,小提琴,維奧爾琴或鍵盤樂器大量發展出專屬作品。在這場音樂會中,將演出十六至十七世紀義大利,哈布斯堡王朝和英國的早期巴洛克古樂,讓我們跟著音樂聽見大航海時代的政治經濟社會變化,感受從文藝復興至巴洛克時代的藝術與音樂如何蛻變。
Italian義大利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Girolamo Frescobaldi (1583-1643):Toccata avanti la messa della domenica from “fiori musicali” 吉羅拉莫. 符雷斯可巴第(1583-1643): 禮拜日彌撒前的觸技曲,選自”音樂之花”
Giovanni Legrenzi (1626-1690):Sonata “La Foscari”a 2, op.2 喬瓦尼·雷格倫齊 (1626-1690):”La Foscari”奏鳴曲
Francesco Rognoni Taeggio (? — 1626):Vestiva i colli passeggiato 法蘭切斯科.羅格洛尼(? — 1626)“Vestiva i colli著衣的山丘” 牧歌減值變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irolamo Frescobaldi (1583-1643):Bergamasca from “fiori musicali” 吉羅拉莫. 符雷斯可巴第(1583-1643): 貝加摩舞曲,選自”音樂之花
Pandolfi Mealli (1624-1670) : Sonata “La Bernabea” (Violin solo) 安東尼奧·潘多爾菲·梅亞利 (1624-1670) : “La Bernabea”小提琴奏鳴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ndrea Falconiero (1585-1656):Brando dicho el Melo 安德烈亞.法孔尼耶利 (1585-1656): 蘋果樹
Marco Facoli (c. 1540-1585):Tedesca dita La Proficia, Napolitana, Tedesca dita L’Austria 馬可.法克利 (c. 1540-1585):三首義大利舞曲- 德國舞曲“La Proficia”,”拿坡里女人”,德國舞曲” 奧地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absburg Empire哈布斯堡帝國與德國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Fray Bartolomé de Selma y Salaverde (1595- 1638) : Canzona a due 塞爾瑪. 薩拉維德 (1595- 1638):小提琴與古低音管二重奏器樂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ohann Heinrich Schmelzer (ca. 1620-1680):Sonata Quarta: I. Ciaccona II.Variatio III Sarabande IV Gigue V Adagio e recitativo VI Allergro 約翰·海因里希·史梅爾哲(約1620-1680): 第四號小提琴奏鳴曲 1. 夏康舞曲 2.變奏曲 3薩拉邦德舞曲 4吉格舞曲 5慢板與宣敘調 6快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English英國的早期巴洛克音樂
Tobias Hume (1569-1645):Captaine Humes Galliard 托比亞斯·休姆 (1569-1645):休姆校尉的加利雅舞曲
Anonymous (16 century):My Lady Carey's Dompe 匿名:吾愛,凱莉的憂鬱
Anonymous (17 century):"Greensleeves" to a ground 匿名:綠袖子變奏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John Playford (1623-1686):Paul's Steeple from “The Division Violin 約翰‧普萊福德(1623-1686): 保羅的尖塔 選自“小提琴減值變奏曲”
旅居歐洲多年的日籍古小提琴家,微光古樂集 The Glæm藝術總監,於2017年榮獲德國第18屆 Biagio Marini 國際古樂室內樂大賽首獎,2018年起定居台灣,在台深耕巴洛克古樂教育與演出。
大下詩央在廣島大學取得基礎音樂教育文憑後,2010年即前往德國卡爾斯魯厄音樂學院學習現代小提琴,在校期間於對古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於2013年首先進入弗萊堡音樂學院,跟隨弗萊堡巴洛克樂團的創團首席Gottfried von der Goltz,接著來到薩爾茲堡莫札特國立音樂學院與 Midori Seiler,最後進入瑞士知名的巴塞爾古樂院,跟隨 Leila Schayegh 教授鞋席。
在校期間不僅專注於巴洛克音樂,並研究中世紀古提琴到古典中提琴,於2016年在國立巴塞爾古樂學院以特優成績取得第二碩士文憑。在她求學期間,曾獲得曼紐因慈善基金會獎學金、廣島音樂獎學金。活躍於歐洲並參加歐洲重要的古樂團,如:弗萊堡巴洛克樂團Freiburg Barockorchester,並擔任科隆 Compagnia di Punto古樂團及卡爾斯魯厄巴洛克樂團的首席,在台灣期間於師範大學與清華大學推廣古樂,2019年在清華大學與陳孟亨教授和Ensemble Caprice帶領清華大學巴洛克樂團演出,目前工作於亞洲與歐洲兩地,除了受邀在日本與韓國春川古樂節演出之外,平時定期於清華大學指導巴洛克樂團與課程,並與微光古樂集the Glæm ensemble 舉辦巴洛克古樂的培訓與演出,在歐洲也繼續以首席的身份參與北德和瑞士與古樂團的音樂會與錄音。
1990年生於台北,光仁高中肄業,於17歲赴奧地利格拉茲國立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先修班主修管風琴演奏,翌年就讀學士,在奧地利期間接觸了歐洲歷史文化的洗禮而進一步愛上了古樂,兩年後轉學赴瑞士巴塞爾 Basel,考進世界最早的古樂研究機構——國立巴塞爾古樂學院 Schola Cantorum Basiliensis ,雙主修巴洛克管風琴與古低音管。2014年取得古低音管學士文憑,2016年取得古低音管演奏碩士,並在2018年以特優成績取得古低音管教育碩士。
在歐洲求學期間,曾參與2014-2015年台灣古樂推廣教育活動,在成功大學、台灣大學擔任講座講師。旅歐至今共12年,於 2014年起不時回台灣推廣巴洛克音樂,曾於愛樂電台、飛碟晚餐-謝哲青時間 談論旅歐音樂生活,並曾在光仁中學,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文藻外語大學擔任藝文講座講師,在歐洲期間用古低音管於歐洲各國(瑞/德/法/義/荷)的音樂廳、古教堂或宮廷參與古樂團演出, 2019年與旅歐美的台灣年輕古樂家們創立微光古樂集The Glæm,現為微光古樂集團長。
平面攝影方面,因為對於古藝術的熱愛,而使用文藝復興繪畫的用光與構圖方式幫人拍攝肖像,並創立Martin Chiang Photography個人攝影工作室,拍攝歐洲各方的表演藝術者與其專輯封面,2016年與以色列經濟文化辦事處合作拍攝猶太大屠殺紀念,其攝影作品刊登於德意志留聲機公司的專輯,兩廳院,華航機上專刊,與以色列Ynet媒體合作。
阮秀慈生於紐約,在台灣長大,十一歲時,她在金馬獎最佳紀錄片<跳舞時代>中演奏台灣作曲家郭芝苑的兒童鋼琴曲集、同一年,她得到靜宜大學的贊助,錄製整套曲集。2012年開始在紐約市立大學(Aaron Copland School of Music, Queens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就讀並多次贏得獎學金,並於2016年取得大鍵琴演奏學士學位,啟蒙老師Masayuki Maki。2014及2015年受邀到巴赫學者Dr. Raymond Erickson主辦的「Rethingking Bach」研習營擔任大鍵琴伴奏。2016年前往巴黎向大鍵琴家Elisabeth Joyé學習,2018年畢業於巴黎市立音樂院。求學期間,曾經參與 François Guerrier、Christophe Rousset、Menno van Delf等大鍵琴家的大師班和私人課程;古樂名家Sébastien Marq、Kenneth Weiss、Christine Plubeau的室內樂課程。目前就讀巴黎高等音樂院大鍵琴演奏與數字低音碩士班,師從Olivier Baumont、Blandine Rannou。
畢業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音樂系,主修打擊樂,曾師事韓立恩、李幸真、陳盈均、黃馨慧等老師,兵役結束後赴法國留學,畢業於法國市立凡爾賽音樂院(音樂教育文憑DEM,師從巴黎歌劇院定音鼓首席Lionel Postollec),法國市立瑪爾梅松音樂院(超技演奏文憑Diplôme de virtuosité,師從、Eve Payeur),於2017年錄取法國音樂最高學府之一:國立里昂高等音樂院(CNSMD de Lyon),師從當代音樂大師Jean Geoffroy,並於2020年畢業取得演奏碩士文憑。 求學期間於國內外積極參與各種演出活動及國際比賽,曾客席世紀交響樂團、樂興之時管絃樂團、法國國立里昂交響樂團、法國隆河區交響樂團等,參與2018里昂雙年展,演出現代作曲家Michaël Levinas之作品 <Voûte>,於2019年受邀參與第74屆日內瓦國際音樂大賽。
活動時間
2020/11/6(五)19:30
地點
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隨時掌握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各項活動情報,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展覽、講座...等豐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