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 偶然與巧合 - 校園裡的藝術品

    偶然與巧合 --- 校園裡的藝術品

    策畫執行:臺大藝文中心

    合作單位: 臺大教務處

     

    如果藝術品不僅僅只是被放在美術館中展出,而是能夠走入公共場域中並與周遭環境互動而成為地景的一部分,這將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而若校園之中也開始出現許多藝術作品,這又將會如何影響我們的校園生活?

     

     

    《Liberal Walker》由燚人設計及林靜雯於2019年合作創作(攝影:許哲瑋)

     

     

    公共藝術(Public art指的便是此種「放在公共空間、面向公眾開放」而同時具有「藝術性」以及「公共性」的作品。自政府於九十一年六月十二日修正發布《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第九條條文並依此規定所有公有建築物及政府重大公共工程均應設置公共藝術以來,臺大便開始與不同的單位、藝術家合作,在校園設置公共藝術作品,而本文所要介紹的,則是在法規之外、學校單純為了形塑美麗的環境而委託藝文中心安排的作品。

     

    作品皆位於校內主要教學館內,有些靠近建築物入口,有的則在學生休憩空間的過道、牆面,讓臺大人在不經意間,與藝術相遇。藝文中心依據教務處所提供的地點,仔細思量展出條件、與建築的搭配、材料的耐久性,再邀請藝術家現勘、討論,為該空間量身創作藝術作品。從設置的地點、理念的發想、使用的媒材一直到藝術品本身的創作,無一不充滿著藝術家對於空間細膩的體察以及巧思。

     

    公共藝術的價值,可說是依附著空間與人而產生的。藉由與環境產生連結並與人互動,藝術作品得以成為一個空間的意義系統裡重要的元素之一,與周遭景物相得益彰地襯托出空間本身的特質,甚至翻轉空間帶給人的刻板印象、彌補其不足之處,進而完善其所處的空間。臺大校園內的每個公共藝術作品,也正如此試圖重塑人們對於空間的印象與想像。期待大家在校園行走時,能以細膩的心靈與敏銳的雙眼覺察環境,也希冀作品們在妝點校園風景之餘,能為眾人的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力量。


    博雅教學館: 《Liberal Walker》《Get Out!》 與《我想待在這裡遠走》

     

    博雅教學館身為臺大校內通識課程、共同必修課程以及選修課程的授業場所,不專屬於任一科系或專業所有,本身即帶有一絲「心向自由」的意味存在。設置在博雅教學館內外的公共藝術作品們也延續此一精神,特別著重強調有關「自由」、「想像力」、與「可能性」的元素,希望能夠突破教學館傳統上給人較為嚴謹、制式甚而僵化的印象,轉而鼓勵學生以此館作為出發點,多元自在地成長發展。

     

     

    《Liberal Walker》由燚人設計及林靜雯於2019年合作創作(攝影:許哲瑋)

     

     

    位於臺大博雅教學館一樓入口草坡上、由燚人設計及林靜雯合作創作的作品《Liberal Walker便是一例。

     

    藉由充滿趣味的簍空字母創作,藝術家得以用彎曲與錯位的金屬線條組成“LIBERAL”字樣,更使作品由側面觀看時能因其線條在不同方向的組合而顯現出「一群行徑中背著書包的可愛小女孩」的圖樣。“LIBERAL”一詞取自博雅教育(英語:liberal arts),代表來自不同背景的莘莘學子在博雅教學館廣泛的學習與共同成長,希望能傳達學生在各個領域中探索的自由初心,並以簡單的線條勾勒出充滿深意與啟發性的圖像。此外,由於《Liberal Walker與博雅館東側走廊的公共藝術作品《教室裡的地球》距離相近,為了避免兩作品的風格相衝突,本作品更是用心地與其選擇外觀相近媒材進行創作,以求呈現更加和諧的景觀。

     

     

     

    《Get Out!》由插畫家艸文子於2020年創作。

     

     

    而在博雅館三、四樓學習開放空間的窗、牆、與柱上,則有插畫家艸文子的公共藝術創作《Get Out! 與《我想待在這裡遠走

     

    藉由採用大圖輸出插畫並將其黏貼於透明窗與水泥牆柱上的方式呈現作品《Get Out!,艸文子使得插畫能突破空間框架的囚禁,不受限制地從教室的玻璃窗戶一路延伸到建築物的樑柱上。而之所以要讓插畫如此「溢出」空間的邊界並「蔓延」至四處,則是因為艸文子希望鼓勵學生能夠如同插畫中「正在全員逃走中的小魔糬」一般,不在學術的象牙塔內畫地自限,而是勇敢地掙脫空間上與思想上的捆綁、走出與眾不同且屬於自己的路。

     

     

    《我想待在這裡遠走》由插畫家艸文子於2021年創作(攝影:陳宥中)

     

     

    同屬艸文子插畫藝術作品的《我想待在這裡遠走則位於四樓的學習開放空間,不同於採用了大片鮮明活潑色彩的《Get Out! 《我想待在這裡遠走轉而以線條及網點構成圖像的手法保留了讓光線從插畫間隙穿透而過的可能性,並以此象徵「雖身在知識方盒內,卻仍心向自由」之感。整體作品使用的色調雖淺淡,卻能與玻璃映照出的台北市空景相互動、補足,呈現出輕柔而多彩、通透卻也活潑的作品印象,引人尋思玩味。

     

     

        

    《我想待在這裡遠走》由插畫家艸文子於2021年創作(攝影:陳宥中)

     

     

    不論是《Liberal Walker》《Get Out!》 抑或是《我想待在這裡遠走,位於博雅教學館的公共藝術作品皆維持一貫的主軸,期盼藉由呈現藝術品在內容及形體上靈活的巧思,打破教學館建築物本身所帶有的刻板印象、提倡更活潑的學習風氣,並試圖拉近教學場館與人的距離。

     


    普通教學館:《Flying Mountains》

     

    位於普通教學館一樓走廊的《Flying Mountains》外觀特殊,但只要走近一瞧就會發現,它是一座精美的山岳模型。壯麗的山稜與彩色的光暈襯著普通教學館廊間白色的牆,讓校園內的一隅彷彿化身成為了微型的美物館。

     

     

    《Flying Mountains》由人嶼 Legacy Lab International 於2020年創作(攝影:陳宥中)

     

     

    創作《Flying Mountains》的「人嶼」團隊蒐集了美國太空總署(NASA) 所捕捉的玉山衛星地形數據,以3D列印方式將 3268 公尺以上的玉山山群製作成實體雕塑,並透過客製化的程式來控制全彩 LED產生絢麗的動態光影效果。如此採用「數位科技」及「新媒體」的手法進行創作,為的不僅是要向台灣這座島嶼致敬,更是希望能將臺灣的山岳之美帶到人們眼前。

     

     

    《Flying Mountains》細部,由人嶼 Legacy Lab International 於2020年創作(攝影:陳宥中)

     

     

    運用了大量的開放數據(Open data) 與數位製造(Digital manufacturing) 科技,人嶼希望藉由反思科技的演變,引導人類走入新的世界觀。原本崇高而遙遠的高山,透過藝術家的資訊收集、視覺表達,成為了充滿戲劇張力的生命體。

     


    共同教學館  入口英文招牌

     

    共同教學館前三株枝葉繁茂的琉球松名列台大十二景之一,不論是平日或是假日都有許多遊客慕名而來。為了不與松樹本身的景觀相衝突,不論是共同教學館的建築物本身或是松樹下的木棧道,從顏色、材料、直到外型設計,都以貼合自然環境為優先考量。為此,藝術家在此所作的嘗試也以融入整體環境為目標。

     

     

      

    共同教學館 入口英文招牌,由艸文子與燚人設計於2020年共同創作(攝影:楊予寧)

     

     

    由艸文子與燚人設計合作打造的共同教學館鐵製招牌,以金屬摺曲結構打破以往大眾對於金屬材質堅硬、僵直的想像,成功地仿造了如絲綢緞帶一般彎曲的形狀,也使作品擁有彷彿自然生成的平順輪廓。

     

    此外,燚人設計團隊採用的褐棕色金屬經過太陽的曝曬與雨水的澆淋會逐漸加深顏色,不僅能呈現時間流逝的軌跡,也讓作品能自然地融入周遭的大自然裡。在一片綠意盎然之中,鐵棕色的共同教學館招牌以低調的姿態扮演引路人的角色,帶領大眾走進老樹與建築之間,讓人在歇息、躺臥之時,抬頭一望看見細如落雨的樹影天空。在此時此地,這件具有指引功能的雕塑,已然成為整體自然景觀的一部分,與其周遭的動植物一同構築出閒適、蓊鬱的空間印象。


     

  • 2016臺大粉樂町

    2016臺大粉樂町
     


    踏上第三屆的臺大粉樂町,選定臺灣大學校園內十處相異的空間型態作為粉樂進駐的聚落,聚集十二位國外藝術家作品,藉由在地思考,或媒合進行配置的創作方式,發展出具有視覺與身體感的環境裝置。


    參展藝術家:王天仁吳燦政 康雅筑何景窗黃博志李柏毅Ute Lennartz-Lembeck、劉文瑄蔡芷芬劉耀中游文富、黃沛瀅 (點選姓名可快速觀賞作品)
     

    主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

     


    作品介紹

    變色龍、動物腳踏車|王天仁

     


    香港藝術家王天仁擅長將廢棄木材,拼砌出一系列妙趣橫生的動物造型木雕。隱伏在綠地間的《變色龍》椅子是藝術家的巧思,回收木材的獨特紋理則是時光荏苒的痕跡,《變色龍》其實正是臺北帶給王天仁的印象:城市箇中細微且不曾間斷的變化,仔細觀察與用心感受才能發現。
     

    《動物腳踏車》將腳踏車轉化為流動的雕塑,在校園中跟著觀眾到處遊走,除了是代步工具,更是一種放慢步調、為校園添上一道幽默風景的生活態度。
     


    臺灣聲音地圖計劃|吳燦政 
     


    吳燦政自2010年著手規劃《臺灣聲音地圖計畫》,多年來收錄臺灣各地的聲音,交通噪音、人聲喧嘩、社會活動聲響…等,逐步記錄城市中的各種環境音景。本次於關注人類與環境關係的地理系館展出,藝術家亦收錄了臺大校園內多處聲音,透過聆聽與探索,重新建構我們所熟悉的生活環境。
     

    聲音地圖運用Google Maps為界面,藝術家將記錄的聲音編輯後,再對應定位至地圖。每一個地點可能包含單次或多次不同時間的聲音記錄,有些來自偶發的事件,或是尋常重複的聲音,甚至是我們平常所忽略的、聽不到的聲音。
     


    晒魚乾Ⅱ—迴流|康雅筑
     


    康雅筑延伸東區粉樂町作品《晒魚乾》的海港意象,透過節氣和洋流的變化,生命的關係也隨之轉換。洗衣部屋簷下所纏繞的藍色線條,如深海洋流般,扮演著交匯、擴散、稀釋與淨化的角色,海洋生物與魚兒順著水域迴流,仿若悠游在建築物的記憶之間。
     

    這棟興建於1925年的木造建築,實為臺北高等農林學校的「化學講堂」,同時期完成的建築物還有現在的第一行政大樓。歷經90餘載的房舍至今仍佇立在我們的生活之中,亦回應藝術家探討宇宙萬物的循環、重生與交替的概念。
     


    在臺大xiao shi館寫詩|何景窗
     


    臺大出版中心的這間書店,位在曾為圖書館的校史館,充滿歷史與書香。還記得上一次寫書法是什麼時候呢?藝術家何景窗以充滿個人特色的書法,書寫出無限的詩意,藝術家充滿赤子之心的文字,結合了對於日常生活中的各種體會,對她來說,” shi”屬於某種不穩定的天然氣體,讓我們產生不飢餓的幻覺。你的 “ shi”是什麼呢?藝術家邀請我們靜下心,與她一同揮毫,寫下對人生、藝術、溫暖與愛的獨特想法。
     


    五百棵檸檬樹:給美術館的提案—工廠|黃博志
     



    2013年獲得台北美術獎首獎的黃博志,透過《五百棵檸檬樹》的募款種植計畫,以自行釀造的檸檬酒回報給當初預購酒標的參與者,亦為那些不再鮮活的田地、農民和故事注入新的力量。
     

    本次於找到咖啡展出藝術家的進一步計畫《五百棵檸檬樹:給美術館的提案—工廠》,希望再次徵集500位參與者以2500元預購黑色酒標,所得資金用以建立一間複合狀態的「工廠」,是兼具產能的工廠/農舍/空間/品牌,更是對於未來的各種想像—它製造(文字—酒—調酒),它連結(消費者—生產者),它分享(資源—資訊)。兩年後,參與者會得到工廠精釀而出的56度甘洌的檸檬酒,並將酒標貼上。
     


    愛的小屋|李柏毅



    李柏毅,年僅二十歲時即被稱為世界最具天份的年輕畫家。作品用色大膽,構圖獨創,每一幅作品都讓人驚艷,也是他向世界表達自己內心情感的一扇明亮大窗。一座座色彩斑斕的小屋,邀請您跟隨著鮮豔的色塊和線條進入藝術家的斑斕世界。
     


    美麗陌生人|Ute Lennartz-Lembeck
     



    德國藝術家Ute Lennartz-Lembeck多年來持續以攝影、繪畫、編織、出版等多元面向參與當代藝術,不論是個人創作或以號召者的角色透過藝術串連不同族群,她強調作品與社會之間的關係。
     

    這次展出的作品,是藝術家與其家鄉婦女、年輕人,甚至是臨時寄居的難民共同編織而成,並運到臺大進行組裝。Ute試圖模糊陌生人彼此間的界線,一群人因為「一起編織」聚在一起,為世界另一端、他們從未到過的城市完成一件作品,為當今人與人之間日趨疏離的關係找到另一種連結的可能。
     


    可閱讀的雕塑|劉文瑄
     



    書架上滿佈著各式各樣的書,這些書除了乘載知識之外,一樣具備著單純的物質性。藝術家想透過書的物質性,呈現一種別於日常中對書的一般經驗,將一本本的書轉換成一個個可閱讀性雕塑。
     


    微微II|蔡芷芬
     



    走在社會科學院悉心照料的草地上,細膩的建築語彙將巨大工整的量體,收納在精巧落地的花圃間。然而,在建築之前,在綠地之前,在土地使用之前,這裡如何可能?在可見與不可見之間,感知與記憶之間,指向過往的未知。熱心的師長寄給我許多照片與地圖,記憶是時光永恆的復歸。從一張舊時勘察?公圳水系的地下水位線圖,疊合著土地紋理的痕跡。沿著穿越中庭花圃的水位線,竹枝錯落裝置其間。隨著氣流晃動的模糊位移,微微召喚地景記憶的存在。
     


    FAN OF X|劉耀中
     



    藝術家以圖書館自習室二樓的樓梯間為發展基地,將科幻影集X檔案的兩句經典標語製成霓虹燈;自習室內的人盡力排除外在干擾,致力於自修以及書冊上的內容,進行內在的活動,與外界隔離,對應標語為「THE TRUTH IS OUT THERE」;而就對樓梯使用者的感官而言,三面玻璃與玻璃內的人無疑會成為一種潛在的壓力,如同監視器般的存在,因此搭配「THEY ARE WATCHING」,增強該空間的感受。
     


    樟樹的新羽衣|游文富



    「當樟樹有新衣時有什麼不一樣?是變得更好看,還是多此一舉的藝術品?我們都孰悉國王的新衣故事,大臣的奉承卻被孩童的實話戳破。樟樹沒有權力,亦沒有自主思維,而美又是什麼?」
     

    羽毛不僅是游文富擅長使用的創作素材,亦是他用以詮釋飛行、追尋夢想的符號。本次藝術家以白色輕柔的竹枝羽毛裝置,為萬才館戶外的老樟樹披上新羽衣,不僅為萬才館及週邊環境增添了一份堅毅的溫柔,也藉此喚起觀者對於美的詮釋和辯證。
     


    喜悅|黃沛瀅


    喜悅  是光的一種和弦  混充著悠揚的節奏  輕飄
    如果這種感受可以化約成一種分子的樣貌
    可能它會像童年記憶中的汽水那樣  刺刺的、甜甜的或者它會像活脫抗奮的紅血球那樣  跳躍著、游離著
    總之  它肯定是炫麗的、奪目的一種心境
      一種來自深處源源不絕的、開懷的  亮

  • 2015臺大粉樂町

    2015臺大粉樂町


    參展藝術家:許廷瑞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張麗真張騰遠林銓居許馨文戴翰泓兩個八月黃心健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劉柏村朱芳毅伊祐‧噶照邱君婷 (點選姓名可快速觀賞作品)

    主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
     


    作品介紹

    擁抱幼稚園|許廷瑞
     


    許廷瑞多元嘗試金屬媒材的可能性,即使材質雖然剛硬、尖銳,經過藝術家切割、燒熔、彎曲,脫離最初的冷硬,蛻變成可愛的蘇格蘭梗犬。許廷瑞說:「在生活與社會進展下,參雜太多成人世界的無奈與生活中的不可思議…而我總是想著,當時幼稚園的牙籤粘土遊戲所串連起的世界。」他認為摺紙或牙籤黏土雕塑,可說是每個人人生中的第一件雕塑作品。
     

    《擁抱幼稚園》作品展示於雅頌坊戶外,這裡既是臺大藝文中心的創意基地,也鄰近臺大幼稚園,藝術家認為藝術創作應該是直接、好玩的,他以作品喚醒每個人最初的創作記憶:用手塑造心中所想。
     


    人間浮世繪|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



    法國藝術家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有著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創作類型多元,橫跨平面與立體,而《人間浮世繪》正是他雕塑作品的代表:樣貌各異的角色,造型上隱約可見非洲與美國原住民圖騰取材,同時融入藝術家對於人群的觀察。
     

    每一獨立個體各自活躍於自己的生活場域,又共同牽出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在人群相遇的管院廣場空間、或是旅人交織的捷絲旅,一個個造型特殊的雕塑反映出世間的各色面孔,但藝術家特別表示,不希望一一點明角色分別代表何種性格,而是留給觀眾自行想像,與自我生命經驗連結。
     


    再生樹—寄生與共生|張麗真



    勾織藝術家張麗真曾擔任過繪本畫家、表演服裝設計,有深厚的藝術相關工作經驗。她的作品質樸淡雅,靈感大部分脫胎於自然:樹枝上的各色藤蔓、彩色小蝸牛、草地上的小花,彷彿走入森林之中。張麗真的毛線作品看似柔軟,但在溫柔的曲線中又充滿了無限張力,網羅空間,和環境交織,如西班牙建築師高第所說:「人類無法超越自然,而是取法自然。」
     

    旅館一般被視為是旅人暫時的歇腳處,以毛線編織的柔軟質感,讓藝術為空間注入家的溫暖與旅行的活力,旅人帶著各自的生命經驗在此相會,經緯交錯,織就美麗際遇。
     


    找到咖啡|張騰遠



    張騰遠的《鸚鵡人地球考古》計畫,場景設定為地球末日的數千年後,住在遙遠星際邊緣的鸚鵡人,收到了數千年前由地球發出、滿載地球資訊的飛行器,進而發現了地球,派出眾多鸚鵡研究員來到這裡研究逝去的文明。張騰遠透過虛擬角色的考古爬梳,以旁觀者的目光解構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企圖將現有世界的一切符號系統重新洗牌,重現當代人的生活語彙、行動、意向,就像一齣以未來鑑今的彩色默劇。
     


    河流、地水火風林銓居



    林銓居作品類型多元,包含繪畫、裝置、行為、影像等,他平日閱讀、旅行、聽琴、書法、寫作、耕種,從對於土地的關懷出發,具體行動展現其思想與創作概念。

     

    台灣的土地是他作品中永恆的形象。在行為攝影作品《風》中,被揚起的穀物,是空氣的能量,既能帶來豐收亦能帶來災害;而空氣的流動,更是充滿了胸臆的呼吸,是萬物的吐納。《書》則為互動裝置作品,讓觀者在舀起稻粒之時,親自感受其質地和色澤,反思稻米和自身關聯。隨著舀出的稻榖越多,露出的書本也越多,每一粒稻、每一個字,都構成生命的穀倉,越深處越需智慧汲取。
     


    等待發光的燈泡、來自靜脈的聲音、試乘者的報告、漂浮之島|許馨文



    許馨文的作品帶領觀者走出畫框,感受到符號與現成物(鉛筆)併置所產生的力量。在擔任卡通動畫構圖師、平面媒體美術編輯多年後,她重拾書本進入臺藝大美術系,接觸複合媒材領域,開啟專職藝術創作生涯。許馨文以物件為記憶表徵,鎔鑄符號,解構、重塑成極具戲劇張力的作品,呈現對於教育制度的反思、社會現狀的關注、自我的洞察,以獨具詩意的作品,引領我們跳出思考的侷限。
     

    此次展出的作品,探討知識載體的主動與被動性,在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與學術前輩的研究心血交錯並置,鉛筆、書本、文字,知識與閱讀在此轉化,成為一個讓夢想起飛的地方。
     


    浮光過隙|戴翰泓  



    「我們以為給關上的,悄悄地露出了;以為給打開的,卻隱藏起來了」
     

    這位在「夾縫」中生存的年輕藝術家,自言自己是個很「老派」的人,堅持耗時的手工細作精神,更在作品中注入哲學的思辨,於新與舊、人與物、界線與空間中,辯證更多存在的可能。
     

    「界線」存在於任何事物中。例如「木頭」與「金屬」媒材本質上的差異;但自本質延伸出的,對事物的定義與價值判斷,卻是由人創造。他所聚焦的,便是擺盪於「絕對本質」到「價值」兩條界線間的思考軌跡,在鼓勵博學與思辨的博雅教學館,戴翰泓的作品開闔著隱微浮光,是向外的追尋、也是自我內在的探索。
     


    好心球人|兩個八月



    莊瑞豪、盧袗雲,兩個出生在八月的設計師,因為工作認識,更偕伴去日本唸書。五年的留學生涯中,不僅在日港臺三地頻獲設計獎項,也因彼此對於設計的理念契合,於2005年回臺後成立「兩個八月創意設計」。

    兩個八月的《好心球人》是以回收舊衣完成的作品,強調環保、愛惜地球環境。作品名取星球的諧音,是來自外星的環保大使。透過球人踩在底下的鏡子,可以看見他的微笑以及背上的地球垃圾。畢竟人們總喜歡仰望美麗的藍天,卻很少低頭看看近在咫尺的環境汙染,在天文數學館拿起望遠鏡眺望遙遠星空的同時,也別忘記腳底下的這顆星球。
     


    皮相底層|黃心健



    身為臺大機械系校友的黃心健,任教於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並透過創作探索科技藝術對社會產生的美好改變。
     

    在《皮相底層》中,藝術家讓觀眾直接置身於看戲情境:舞台和觀眾席的分野不再,只有僅容單人頭部探入的小空間,環繞著傳統京戲唱腔的混聲;當觀者的臉部靠近時,由大小齒輪所構成的臉譜浮現,黑白分明如皮影戲;而當觀者的表情動作有所變化,機械京劇臉譜也隨之改變,彷若觀眾正是影像中的主角,亦是臨陣上場的戲子。
     


    無題|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
     



    藝術團隊Knitta的創辦人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讓編織工藝走出刻板印象中的居家氛圍,成為街頭藝術的新創作媒材。這個想法始於2005年,當時藝術家經營一間小店鋪,因為盼望客人能夠推開那扇店門,而將門把做了一番繽紛改造;爾後更將目光投向城市內的水泥叢林,不論是路燈柱還是電線桿,她都能以繁麗色彩與溫潤手澤,軟化冰冷的都市景觀,也讓編織技術跳脫傳統工藝框架。

    來到臺灣的賽耶以街道上常見的小吃餐車為創作發想,藉編織技法賦予餐車全新的生命。現在這台小吃餐車駛進了同學們暱稱「活大」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開啟一場既趣味又美味的對話。
     


    金剛化身—神祇|劉柏村



    雕塑家劉柏村,現為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曾獲省展首獎、中山文藝獎等肯定,為臺灣重要鋼鐵雕塑藝術家,並投身新生代人才培育。早期的作品多為具像塑造,近年則以金屬為主要媒材,結合當代藝術思潮,呈現力與美融合的境界。劉柏村深感現代工業與科技文明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改變,以象徵工業的金屬為材,表達對於文明發展之於社會樣貌改變的觀察與沈思。

     

    金剛力士在法律學院外昂然挺立,呼應法律人的剛正無私,其手中的葉片暗喻人類文明與自然的對話,而藝術家將堅硬的鋼鐵如剪紙般層層切割,在空間中拉伸延展,則展現了剛中帶柔的一面。
     


    物件閱讀之飛越夢想之後、物件閱讀之擬仿關係|朱芳毅



    朱芳毅長期以「土」作為創作媒材,透過雕塑與圖像的形式來陳述物件和符號所存在的真實、擬仿、解構、重組…等相關主題,探討人身體本能對未知圖像的閱讀。因為藝術家關注圖像對應在每個人潛意識裡的關係:相同的圖像在不同人眼中不一定會反射出相同的經驗與記憶;反之,相同經驗與記憶也不一定會在你我腦海中產生相同的圖像。早在文字發明之前,物件與圖像本是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溝通語言,在話語的喧囂之外,藝術家希望透過作品,喚醒人們一直以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視覺圖像記憶。
     


    守護‧穩固、生伊祐‧噶照

      

    伊祐‧噶照生於花蓮,退伍後回到部落參加阿美族的尋根計畫,經由老頭目解說族人的故事後深受感動,決心留在家鄉守護漸漸失落的部落文化。他跟隨族內木雕師學習創作,以取之土地的素材,藉由創作傳承文化,亦表達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
     

    伊祐‧噶照近年多以「根」為題材創作:根為生命的源頭,唯有讓樹木安穩地紮根土壤,才能守護一切生命繁茂生長;即便巨樹殞落也並非遠去,而是滋養了泥土,孕育了新樹苗,是大自然完美的生命運作。他以漂流木表現生命不朽,生命循環的延續不斷,生生不息。
     


    日夢基地 |邱君婷

      

    「當生命脆弱的超乎預期,恆常的日夢便成為補償現實的途徑。日夢建築起想像片段,在尋找解答的過程中給予力量。」
     

    《日夢基地》(Daydream Platform)系列作品,邱君婷提出一個個白日夢的想像,壓克力板的透明像是夢與現實交會的中介,而其與環境融合的邊際,則讓畫作突破了畫框的藩籬,走進觀者的生活場域。顏料反覆層疊之上,藝術家的內心風景忽遠忽近,也像是游移在夢境和現實之間。
     

    藝術家以想像建立起對生命的冀望,將筆下的動物角色帶回青草和樹木蓬勃的應許之地,組成聚落,共同生活,隱身在開放而輕巧的美麗建築中,為你我準備一方得以自在休憩的角落。
     


     

  • 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

     

    追求真實的筆尖─科學插畫展部落格:點此前往

     

     

  • 音樂的文化繁花
  • 臺大書法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