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臺大粉樂町
參展藝術家:許廷瑞、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張麗真、張騰遠、林銓居、許馨文、戴翰泓、兩個八月、黃心健、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劉柏村、朱芳毅、伊祐‧噶照、邱君婷 (點選姓名可快速觀賞作品)
主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富邦藝術基金會
作品介紹
擁抱幼稚園|許廷瑞
許廷瑞多元嘗試金屬媒材的可能性,即使材質雖然剛硬、尖銳,經過藝術家切割、燒熔、彎曲,脫離最初的冷硬,蛻變成可愛的蘇格蘭梗犬。許廷瑞說:「在生活與社會進展下,參雜太多成人世界的無奈與生活中的不可思議…而我總是想著,當時幼稚園的牙籤粘土遊戲所串連起的世界。」他認為摺紙或牙籤黏土雕塑,可說是每個人人生中的第一件雕塑作品。
《擁抱幼稚園》作品展示於雅頌坊戶外,這裡既是臺大藝文中心的創意基地,也鄰近臺大幼稚園,藝術家認為藝術創作應該是直接、好玩的,他以作品喚醒每個人最初的創作記憶:用手塑造心中所想。
人間浮世繪|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
法國藝術家賽弗伊.米耶(Séverin Millet)有著源源不絕的創造力,創作類型多元,橫跨平面與立體,而《人間浮世繪》正是他雕塑作品的代表:樣貌各異的角色,造型上隱約可見非洲與美國原住民圖騰取材,同時融入藝術家對於人群的觀察。
每一獨立個體各自活躍於自己的生活場域,又共同牽出這多采多姿的世界,在人群相遇的管院廣場空間、或是旅人交織的捷絲旅,一個個造型特殊的雕塑反映出世間的各色面孔,但藝術家特別表示,不希望一一點明角色分別代表何種性格,而是留給觀眾自行想像,與自我生命經驗連結。
再生樹—寄生與共生|張麗真
勾織藝術家張麗真曾擔任過繪本畫家、表演服裝設計,有深厚的藝術相關工作經驗。她的作品質樸淡雅,靈感大部分脫胎於自然:樹枝上的各色藤蔓、彩色小蝸牛、草地上的小花,彷彿走入森林之中。張麗真的毛線作品看似柔軟,但在溫柔的曲線中又充滿了無限張力,網羅空間,和環境交織,如西班牙建築師高第所說:「人類無法超越自然,而是取法自然。」
旅館一般被視為是旅人暫時的歇腳處,以毛線編織的柔軟質感,讓藝術為空間注入家的溫暖與旅行的活力,旅人帶著各自的生命經驗在此相會,經緯交錯,織就美麗際遇。
找到咖啡|張騰遠
張騰遠的《鸚鵡人地球考古》計畫,場景設定為地球末日的數千年後,住在遙遠星際邊緣的鸚鵡人,收到了數千年前由地球發出、滿載地球資訊的飛行器,進而發現了地球,派出眾多鸚鵡研究員來到這裡研究逝去的文明。張騰遠透過虛擬角色的考古爬梳,以旁觀者的目光解構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企圖將現有世界的一切符號系統重新洗牌,重現當代人的生活語彙、行動、意向,就像一齣以未來鑑今的彩色默劇。
河流、地水火風|林銓居
林銓居作品類型多元,包含繪畫、裝置、行為、影像等,他平日閱讀、旅行、聽琴、書法、寫作、耕種,從對於土地的關懷出發,具體行動展現其思想與創作概念。
台灣的土地是他作品中永恆的形象。在行為攝影作品《風》中,被揚起的穀物,是空氣的能量,既能帶來豐收亦能帶來災害;而空氣的流動,更是充滿了胸臆的呼吸,是萬物的吐納。《書》則為互動裝置作品,讓觀者在舀起稻粒之時,親自感受其質地和色澤,反思稻米和自身關聯。隨著舀出的稻榖越多,露出的書本也越多,每一粒稻、每一個字,都構成生命的穀倉,越深處越需智慧汲取。
等待發光的燈泡、來自靜脈的聲音、試乘者的報告、漂浮之島|許馨文
許馨文的作品帶領觀者走出畫框,感受到符號與現成物(鉛筆)併置所產生的力量。在擔任卡通動畫構圖師、平面媒體美術編輯多年後,她重拾書本進入臺藝大美術系,接觸複合媒材領域,開啟專職藝術創作生涯。許馨文以物件為記憶表徵,鎔鑄符號,解構、重塑成極具戲劇張力的作品,呈現對於教育制度的反思、社會現狀的關注、自我的洞察,以獨具詩意的作品,引領我們跳出思考的侷限。
此次展出的作品,探討知識載體的主動與被動性,在臺大出版中心校史館書店,與學術前輩的研究心血交錯並置,鉛筆、書本、文字,知識與閱讀在此轉化,成為一個讓夢想起飛的地方。
浮光過隙|戴翰泓
「我們以為給關上的,悄悄地露出了;以為給打開的,卻隱藏起來了」
這位在「夾縫」中生存的年輕藝術家,自言自己是個很「老派」的人,堅持耗時的手工細作精神,更在作品中注入哲學的思辨,於新與舊、人與物、界線與空間中,辯證更多存在的可能。
「界線」存在於任何事物中。例如「木頭」與「金屬」媒材本質上的差異;但自本質延伸出的,對事物的定義與價值判斷,卻是由人創造。他所聚焦的,便是擺盪於「絕對本質」到「價值」兩條界線間的思考軌跡,在鼓勵博學與思辨的博雅教學館,戴翰泓的作品開闔著隱微浮光,是向外的追尋、也是自我內在的探索。
好心球人|兩個八月
莊瑞豪、盧袗雲,兩個出生在八月的設計師,因為工作認識,更偕伴去日本唸書。五年的留學生涯中,不僅在日港臺三地頻獲設計獎項,也因彼此對於設計的理念契合,於2005年回臺後成立「兩個八月創意設計」。
兩個八月的《好心球人》是以回收舊衣完成的作品,強調環保、愛惜地球環境。作品名取星球的諧音,是來自外星的環保大使。透過球人踩在底下的鏡子,可以看見他的微笑以及背上的地球垃圾。畢竟人們總喜歡仰望美麗的藍天,卻很少低頭看看近在咫尺的環境汙染,在天文數學館拿起望遠鏡眺望遙遠星空的同時,也別忘記腳底下的這顆星球。
皮相底層|黃心健
身為臺大機械系校友的黃心健,任教於政治大學數位內容學程,並透過創作探索科技藝術對社會產生的美好改變。
在《皮相底層》中,藝術家讓觀眾直接置身於看戲情境:舞台和觀眾席的分野不再,只有僅容單人頭部探入的小空間,環繞著傳統京戲唱腔的混聲;當觀者的臉部靠近時,由大小齒輪所構成的臉譜浮現,黑白分明如皮影戲;而當觀者的表情動作有所變化,機械京劇臉譜也隨之改變,彷若觀眾正是影像中的主角,亦是臨陣上場的戲子。
無題|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
藝術團隊Knitta的創辦人瑪格妲‧賽耶(Magda Sayeg)讓編織工藝走出刻板印象中的居家氛圍,成為街頭藝術的新創作媒材。這個想法始於2005年,當時藝術家經營一間小店鋪,因為盼望客人能夠推開那扇店門,而將門把做了一番繽紛改造;爾後更將目光投向城市內的水泥叢林,不論是路燈柱還是電線桿,她都能以繁麗色彩與溫潤手澤,軟化冰冷的都市景觀,也讓編織技術跳脫傳統工藝框架。
來到臺灣的賽耶以街道上常見的小吃餐車為創作發想,藉編織技法賦予餐車全新的生命。現在這台小吃餐車駛進了同學們暱稱「活大」的第一學生活動中心,開啟一場既趣味又美味的對話。
金剛化身—神祇|劉柏村
雕塑家劉柏村,現為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教授,曾獲省展首獎、中山文藝獎等肯定,為臺灣重要鋼鐵雕塑藝術家,並投身新生代人才培育。早期的作品多為具像塑造,近年則以金屬為主要媒材,結合當代藝術思潮,呈現力與美融合的境界。劉柏村深感現代工業與科技文明對人類生活造成巨大改變,以象徵工業的金屬為材,表達對於文明發展之於社會樣貌改變的觀察與沈思。
金剛力士在法律學院外昂然挺立,呼應法律人的剛正無私,其手中的葉片暗喻人類文明與自然的對話,而藝術家將堅硬的鋼鐵如剪紙般層層切割,在空間中拉伸延展,則展現了剛中帶柔的一面。
物件閱讀之飛越夢想之後、物件閱讀之擬仿關係|朱芳毅
朱芳毅長期以「土」作為創作媒材,透過雕塑與圖像的形式來陳述物件和符號所存在的真實、擬仿、解構、重組…等相關主題,探討人身體本能對未知圖像的閱讀。因為藝術家關注圖像對應在每個人潛意識裡的關係:相同的圖像在不同人眼中不一定會反射出相同的經驗與記憶;反之,相同經驗與記憶也不一定會在你我腦海中產生相同的圖像。早在文字發明之前,物件與圖像本是人與人之間與生俱來的溝通語言,在話語的喧囂之外,藝術家希望透過作品,喚醒人們一直以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視覺圖像記憶。
守護‧穩固、生|伊祐‧噶照
伊祐‧噶照生於花蓮,退伍後回到部落參加阿美族的尋根計畫,經由老頭目解說族人的故事後深受感動,決心留在家鄉守護漸漸失落的部落文化。他跟隨族內木雕師學習創作,以取之土地的素材,藉由創作傳承文化,亦表達對於環境議題的關懷。
伊祐‧噶照近年多以「根」為題材創作:根為生命的源頭,唯有讓樹木安穩地紮根土壤,才能守護一切生命繁茂生長;即便巨樹殞落也並非遠去,而是滋養了泥土,孕育了新樹苗,是大自然完美的生命運作。他以漂流木表現生命不朽,生命循環的延續不斷,生生不息。
日夢基地 |邱君婷
「當生命脆弱的超乎預期,恆常的日夢便成為補償現實的途徑。日夢建築起想像片段,在尋找解答的過程中給予力量。」
《日夢基地》(Daydream Platform)系列作品,邱君婷提出一個個白日夢的想像,壓克力板的透明像是夢與現實交會的中介,而其與環境融合的邊際,則讓畫作突破了畫框的藩籬,走進觀者的生活場域。顏料反覆層疊之上,藝術家的內心風景忽遠忽近,也像是游移在夢境和現實之間。
藝術家以想像建立起對生命的冀望,將筆下的動物角色帶回青草和樹木蓬勃的應許之地,組成聚落,共同生活,隱身在開放而輕巧的美麗建築中,為你我準備一方得以自在休憩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