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論壇-講者簡介專頁

「建築師的回訪:建築‧空間‧公共藝術」論壇

講者簡介

 

曾光宗

中原大學建築系副教授,中原大學建築系建築計畫研究室主持人;擔任建築改革社社長、台灣建築學會建築教育委員會主任委員、台北市市政顧問、台北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委員、台北市公共住宅委員會委員、新竹縣環境景觀總顧問;日本東京大學工學博士,東海大學建築碩士。
 
曾任中原大學建築系主任及設計學院學術副院長;主要致力於建築計畫研究的實踐與普及化、環境景觀營造、兒童空間教育、以及建築專業改革等議題的探討與行動。主要的研究領域為「建築計畫與設計」、「教育設施規劃與設計」、「日本現代建築與思潮」、及「環境景觀營造」。
 

郭奇正

東海大學建築系教授,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主修城市史,輔修空間的政治經濟學/空間的文化形式研究。
 
郭奇正教授鑽研上海的城市發展與住宅變遷多年,近年來以其跨領域的廣泛研究興趣,曾加入中研院身體經驗研究群針對城市中的社會階層分化的種種空間現象與都市政治過程有深入的觀察與分析,也曾以美國富爾布萊特學者的身份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GSAPP進行此一課題為期一年的訪問。近年來,則嘗試著將其多年的城市研究經驗以步行導覽或系列講座的形式帶領一般市民進入城市觀察與深度文化體驗的領域,頗受好評。
 
2013~6年間擔任東海大學總務長,除啟動了東海大學老校園的系列修復項目,更為台灣申請到了美國蓋提基金會(GETTY Foundation)「維持其現代」(Keeping it Modern)計畫的補助,啟動了東海大學路思義教堂的保存研究計畫;此為亞洲迄今唯一的一棟入選該項補助計畫的個案。路思義教堂保存維護計畫也被期待是東海大學校園的文化資產保存運動的濫觴,後續的文化資產保存工作正待啟動……
 

涂維政

1969年生於台灣高雄,2005年台南藝術大學造形所畢業。現為專業藝術家與台北藝術大學專任講師。
 
在他的作品中往往一手包辦了藝術生產個各種角色:他創造、發掘、詮釋、展示卜湳文明,製造相關商品、販賣卜湳贗品、典藏卜湳作品。龐大的作品計畫中不盡合理的混合我們對文明遺跡、傳統文物、傳統藝術與當代藝術展陳方式的刻板經驗與記憶,錯亂觀賞的時間定位。此外,他更發起了「身體測量」計畫,邀請民眾以身體做為尺規,測量城市中的線條、角度、形狀與距離等,試圖透過「身體」與「環境」的互動,喚起大眾重新觀看所生活的城市。
 
作品獲邀至義大利、美國、印度、加拿大、中國等多國展出。曾獲2004台新藝術獎評審團特別獎,及2007年上海SH畫廊博覽會提名「驚異的發現」,並分別於2016及2017年獲邀英國雕塑公園及維多利亞與亞伯特博物館展出。
 

講題:關係雕塑的可能性以我個人的創作為例

 
關係美學(英語:relational aesthetics)又被稱作關係藝術(英語:relational art),由法國評論家尼可拉斯.柏瑞歐(Nicolas Bourriaud)所提出。「關係美學」的創作透過作品,設計或營造出一個具有社會性的模型或場域,並藉此模型或場域將社會現實轉換進來,或以此傳遞社會現實,允許觀者進入並加入對話,如此,藝術家透過其作品的再現,在其中建立了觀者或藝術家之間的人際互動關係。
 
在當代藝術創作強調觀念以及虛擬技術無所不能的同時,「雕塑」這個觀念從被泛義化到逐漸式微,實體的物質性逐漸被拋棄或貶抑。但也造成當代藝術某種程度的菁英化與趨同性。「具有關係美學精神的雕塑」是否可能在新的一波公共藝術的重新認知中,被重視或回返當代?公共藝術是否也能夠創造新的藝術運動和思考,而非只是公部門核銷預算的擺飾品或燙手山芋?
 

陳惠婷

喜恩文化藝術創辦人,於1992年學成歸國後,協助文建會(今文化部)擬定公共藝術執行相關法規。曾於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東海大學美術系、文化大學建築系、景觀系授課近二十年。並擔任文化部、教育部、交通部、臺北市、高雄市、臺南市等公共藝術審議委員。在擔任財團法人臺北市開放空間文教基金會執行長十二年期間,創辦《公共藝術簡訊》雜誌,以深化各界對公共藝術之認知、促進政府機關與藝術家交流;至今仍擔任公共藝術簡訊顧問,公共藝術實務經歷超過二十年。著作:《公共藝術操作手冊》、《心靈門診—醫院公共藝術》、《臺灣公共藝術十年之路》、《遊走兩岸公共藝術》、《公共藝術在臺灣》暨《市民的城市》等。
 

講題:校園公共藝術實驗計畫──印拓臺大 ISO Remix @ NTU

 
喜恩文化藝術於2014、2015年期間於臺大執行「印拓臺大ISO Remix@NTU」公共藝術實驗計畫,企圖與師生互動,提供多樣性的美感經驗,呼應各類學生的專長與興趣,引動一種新型態的校園空間共感。此次發表將分享計畫的執行故事與成果,內容包含三組藝術家駐校型態介紹、公共藝術與課程結合之奧秘、參與式創作,與公共藝術作品在大學校園之定位與觀賞模式之省思。
 

康旻杰

台大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副教授,都市聚落與地景研究室主持人,都市改革組織常務理事。關注空間大小事,喜歡跑田野,最後常落腳都市邊陲的爭議之地。專業養成路徑頗為迂迴,從大氣科學到地景建築到社會研究到藝術行動到規劃實踐,往好處看是跨領域,但也可能始終位於「中間」或各領域的邊緣。似乎不安於室,又只能隨遇而安。始終相信田野是規劃設計的實質養分,以及約翰伯格所言,「如果我是一個說故事的人,亦正因為我聆聽」。
 

講題:大學校園公共藝術的邊界

 
大學校園如同被土地權屬、地用內容、和圍牆圈限的小型城市。從大學歷史到系所領域特質,從公共建築的開放性到開放空間的公共性,從學生日常住居到機構內的權力與社會關係,校園內部自有其公共性的議題,而緊鄰週邊的生活鄰里,也與大學發展出共生卻時而張力十足的空間關係。大學校園的公共藝術因而觸及的面向很廣,但無論物件導向的藝術設置或計畫性的藝術行動,都必須回應環境的涵構與空間/社會邊界的辯證。尤其在公共性的命題下,藝術作品如何探索「領域」(既是discipline,也是territory)間跨邊越界的新可能,值得透過案例研究進一步思考。
 

黃蘭翔

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從事臺灣與中國建築史及都市史的研究,並以亞洲建築史與都市史為中心的建築史教學工作。主要著作有《越南伝統集落、宗教建築與宮殿》(中央研究院亞太專題研究中心,2008年)、《臺灣建築史之研究:原住民族與漢民族的建築》(南天書局,2013年)。email:lansiang@ntu.edu.tw
 

講綱

 
在我還是學生的1980年代前後,相對於世界反省現代建築均質空間所帶來的疏離感已經進入尾聲,當時的臺灣卻處在對現代建築理解的不透徹,另一方面又游離於臺灣的現實在地環境之外,落入中國傳統空間的空論。如今我們已經沒有太多的閒暇工夫去論述1980 年代從事建築教育者的功過,但是我在大學裡從事建築史教學工作,很明顯的感受到師生們對現代建築的不信賴,以及對傳統建築的保守封閉性有很強的依存性。希望在簡短的一二十分鐘的時間,盡可能利用台大校園裡的建築,談談非西方國家,也曾經受殖民統治,位處於遠離世界文化中心的邊陲國家之臺灣,其在學習西方現代建築的辛苦歷程,同時以此展望未來臺灣建築應該走的方向。
 

劉惠媛

藝術評論、策展人、博物館管理人、廣播人。
前華山文創執行長,世界宗教博物館副館長,擅長美術管理及展示設計。先後在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所、實踐大學設計學院、交通大學建築所任教授課。目前為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理事,教育部美感計畫推廣核心委員、台北市公共藝術委員,及多所基金會、美術館、博物館的諮詢顧問。
 
主持公共電視「大家來逛博物館」及【台灣博物館--文化座標】紀錄片獲獎。著作《沒有圍牆的美術館》獲金鼎獎優良圖書獎。現為Bravo91.3廣播節目「博物館美學散步」主持人。
 

講題:無牆美術館 Museum without Walls

 
現代藝術的本質,使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作品與觀眾的關係產生了微妙的變化。馬侯(Andre Malraux)最早把造型藝術世界比喻為「想像的博物館」 (Le Musee imaginaire),收藏著人類所創造發明的林林種種想像,聚集了各種形式的「藝術總合」。人們可透過藝術作品,轉化真實世界的感知,體驗生命意義,豐富美感經驗。
 
隨著二十世紀末美術館概念的擴張,Museum所代表的意義更加多元而複雜。人們對開放知識的圖書館、美術館空間的高度期待,促使建築師以特殊造型,將特定公共場域「藝術化」的案例日益增加。除對公眾開放的美術館之外,未來結合人文與科技,融合舊與新典藏,虛擬博物館空間,讓在線與離線的觀眾匯聚於一堂,兼具古典與創新、創意的數位平台,亦是另類「無牆美術館」。
 

曾成德

哈佛大學設計學院建築碩士,國立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曾成德的建築工作包括教育、專業與服務。曾成德與CitiCrafts建築作坊的作品曾連續獲得第一屆(2007)與第二屆(2009)台灣建築住宅獎單棟住宅類獎項殊榮。曾成德並投入專業性社會服務,包括台灣教育部永續校園計劃及文化部生活美學運動,亦受邀擔任城市首長(台北市、台中市)的環境景觀總顧問工作。
 
交大團隊生師由曾成德帶領參加2014年歐洲盃太陽能綠建築大賽 (Solar Decathlon Europe 2014)。「蘭花屋」奪得都市設計、創新,以及能源效應等大獎。卓越的設計展現對於永續的承諾與與前瞻的視野。
 

講題:大學生的美感經驗及建築教育

 
「沒地方了!沒地方了!」他們一看到愛麗絲來了就喊著說。
「這裡多的是地方!」愛麗絲憤憤地說,然後在桌子盡頭的大扶手椅子上坐了下來。
路易斯•卡羅 (Lewis Carroll)
《愛麗絲夢遊仙境 》第七章 "瘋狂下午茶"
 
圖書館,bibliotheque,bibliotheca,"書的袍囊",當然意指放書的房子。在不同的人、不同的時代、不同的想像中它則不僅是儲藏書本的場所,還可能意味著閱讀知識的殿堂,傳遞智慧的廳堂,爬梳經文的書房,質疑典律的起點或者是共享思想的公共場所。

在知識與書本已成為可以傳遞的資訊與程式的時代,似乎圖書館在這個社會裏已經「沒地方了」!然而這個短講除了側寫圖書館在過往與當代的形象並確認圖書館在社會與文化中的作用以外,也認為圖書館不僅是為社會大眾扮演「書中自有顏如玉」的教化架構,更將圖書館視為當今啟發公共意識與建置公民美感的社群平台,期盼圖書館在當代社會中所扮演的角色「多的是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