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心
中心活動
場地租借
合作提案
出版資料庫
時間|2025/8/31(日)14:30
2025/11/2(日)14:30
2025/12/6(六)14:3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
票價|500元(臺灣大學系統教職員工生300元)
購票|Opentix 兩廳院文化生活
演出|琵琶雅集
主辦|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
【節目簡介】
縱橫馳騁、自由無拘、盡情展現
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音樂會
琵琶雅集以琵琶為媒,透過三場主題音樂會《樂行四方》、《樂途時光》、《弦起馳騁》,回顧過去、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在時間的軸線中縱橫馳騁、穿梭交織。
《樂行四方》-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音樂會 I
時間|2025 年 8 月 31 日(日)14:30
在時代的奔流中,琵琶以千年絲語,靜靜訴說文化的遷徙與融合。琵琶雅集十週年首場音樂會《樂行四方》,將以琵琶為舟,帶領聽眾橫越東西、穿越今昔,展開一場關於聲音與文化的探索之旅。來自各地的風土、記憶與情感,經由音符交織碰撞,幻化成多元又細膩的聲響風貌。
年輕的團員們將在音樂會展現他們對於音樂的思考與對細節的掌握,無論是想像中的異域、還是來自異域的聲景,這些表述都在大家的指尖流轉,凝聚成場域中的悸動能量。炎夏午後,走入臺大雅頌坊,隨琵琶樂聲「樂行四方」,感受多元文化交會下,沁人心脾的涓涓靈光。
演出曲目:
楊 靜|琵琶獨奏《夢斷敦煌》(2001)
曾慶蓉|琵琶獨奏《竹樓琴聲》(1979)
王惠然|琵琶獨奏《江南三月》(1981)
熊仁岳|琵琶三重奏《蓮之筆記》(2022)
吳凡棋|琵琶與電子音樂《Ovanlig》(2025)
孫 晶|琵琶四重奏《秋歸》四季組曲之三(2015)
黃璿蓉|琵琶獨奏《從斯堪地那維亞吹來的吼風》(2019)
謝文彬|琵琶四重奏《長桌宴》第三樂章〈酸辣魚〉(2018)
表演者:黃立騰、余檣、謝宜芯、林靖婷、吳凡棋、方永華、邱儀萱
《樂途時光》-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音樂會 II
時間|2025 年 11 月 2 日(日)14:30
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音樂會第二場《樂途時光》,以「時間」為主題,邀請多位初代團員攜手回歸,回望那段在音樂中共同成長的歲月。這些年,團員們踏上各自的藝術旅途,但琵琶雅集仍是彼此相遇、交流與啟程的起點。本場演出既是對過往情誼的致敬,也是一場關於時間流轉與藝術技藝的聲音書寫。
演出曲目橫跨經典與當代創作,如《寒鴉戲水》、《霸王卸甲》等傳統曲目,在熟悉語彙中綻放此次演出的新聲詮釋;而《無境》、《芬芳》、《漪一》等當代作品,則展現琵琶在當代表現語境中的創新語法與聲響邏輯。從獨奏到跨界重奏,音樂會交織出一條情感與技藝並進的時間軸,既回顧,也前行。
在這段交錯過去與現在的樂途時光中,邀請您一同聆聽記憶如何在聲音中浮現,見證琵琶在歲月裡的流轉與綻放。
潮州音樂|琵琶獨奏《寒鴉戲水》
趙菁文|琵琶獨奏《漪一》(2018)
劉晨晨|琵琶四重奏《無境》(2019)
朱 琳|琵琶四重奏《芬芳》(2012)
陳瑞昊|琵琶五重奏《花樣年華》(2020)
古曲、王范地演奏譜|琵琶獨奏《霸王卸甲》
劉佳瑩|琵琶、大提琴、小提琴、鋼琴四重奏《尋繞》(2014)
表演者:黃立騰、余檣、劉亭妤、陳昱蓉、劉佳瑩、方永華
《弦起馳騁》-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音樂會 III
時間|2025 年 12 月 6 日(六)14:30
琵琶雅集十週年《騁》系列壓軸之作《弦起馳騁》,以「騁」為精神象徵,回望琵琶藝術橫跨古今、奔馳不息的發展軌跡。這不僅象徵樂器語言的持續開拓,也代表演奏者們以無畏姿態在創作與舞台上縱橫馳騁。對琵琶雅集而言,這是十年積累的成果凝鍊,更是邁向未來的起點。
本場匯聚歷屆團員共同演出,展現琵琶在聲響表現與音樂結構上的嶄新可能。從《湧》以強烈動態描繪壺口瀑布的磅?,到《風瀲撒羅》融合打擊語彙探索聲響交界,再至多首全新委託創作,呈現琵琶作為當代表演媒介的無限潛力。
余忠元|琵琶獨奏《晦明之間》(2021)
鍾耀光|琵琶三重奏《白馬東行》(2019)
何立仁|琵琶四重奏《溯》(2025委託創作)
劉佳瑩|琵琶重奏《委託創作》(2025委託創作)
謝宜芯|琵琶四重奏《委託創作》(2025委託創作)
劉亭妤|琵琶與達夫鼓《風瀲撒羅》(2025委託創作)
吳厚元|琵琶獨奏《湧——觀黃河壺口瀑布有感》(1998)
表演者:黃立騰、余檣、謝宜芯、劉亭妤、劉佳瑩、方永華
【演出團隊介紹】
琵琶雅集成立於2015 年9 月,由臺灣專業琵琶演奏家所組成,意在共創一琵琶音樂藝術演奏的平臺,同時,提供琵琶專業演奏者亦或業餘愛好者交流的空間,兼容琵琶音樂藝術各式情事,盼以不同角度,挹注琵琶音樂藝術的發展。
琵琶雅集成團10 年來規劃發展主軸有四。其一為年度製作,匯聚多位琵琶演奏家,展現同聲同氣、兼具琵琶技與藝之美之重奏形式,同時,每位演出者亦以獨奏者之姿,發揮獨具的演奏風格及特色。其二為襄助並提供青年琵琶演奏家舉辦個人音樂會的平臺。其三為琵琶雅集分享系列活動,是近年持續規劃之各類講座式音樂會與雅集活動,分享琵琶音樂之美。最後為當代委託創作的積累,以催生臺灣新創之作品,成立至今已邀約創作的作曲家作品無數。
琵琶雅集冀望透過四個面向,持續為國內年輕、優秀的演奏家們提供演出的舞臺並催生新作品的創作,藉以滋養琵琶音樂藝術的生命力,促使此一藝術生生不息、綿延不斷。
【演出人員介紹】
黃立騰|一代琵琶名家王范地關門弟子、平湖派第十代傳人,曾任教於浙江音樂學院附中,現任教於北藝大與臺藝大,並攻讀臺大音樂所博士班,師從沈冬教授。活躍於國際舞台與製作領域,委演與首演近百首新作,致力於探索琵琶藝術的多重樣貌與當代表達。現為琵琶雅集團員與Delta Duo組合。
余檣|現為臺藝大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之博士候選人、琵琶雅集PIPA-ensemble成員;演奏風格內斂質樸、細膩流暢、自然且富思考性,曾以獨奏家身份與多位指揮及樂團合作;並於2024年獲得臺北市立國樂團《國樂.新絲路》雙月刊之「國樂+講堂」專欄年度最佳學術專文獎。近年致力於教學工作,帶領學生參與具代表性琵琶音樂賽事履獲特優等第佳績。
謝宜芯|琵琶雅集 PIPA-ensemble 成員,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自幼學習琵琶,深耕傳統音樂演奏與創作領域多年,致力於推廣與發展多元風貌的琵琶藝術。曾多次參與國內外演出與創作發表,其作品風格多元,涵蓋獨奏、重奏與絲竹室內樂編創。現積極參與演出創作之餘,亦投身中小學國樂教育,致力於琵琶藝術的傳承與推廣。
劉亭妤|臺灣雙棲音樂人,專長於琵琶跨域演奏及創作,以及表演藝術行政管理。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琵琶演奏碩士,現為琵琶雅集PIPA-ensemble、伊朗Mastaneh樂團團員。擁有豐富舞臺經驗,近年致力於傳統琵琶詮釋,亦進行世界音樂編創與演奏,並與多元藝術家合作,作品涵蓋琵琶獨奏、跨界重奏及電子音樂等。曾巡演歐美與亞洲,參與世界音樂節、爵士節及策展。
林靖婷|亞洲國際音樂交流協會簽約藝術家,現任中國民族管弦樂學會琵琶專業委員。任西安國際音樂藝術節及金蛙國際藝術節泉州賽區民樂主評審。畢業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與國立台北藝術大學音樂學院傳統音樂學系。師承王明璽、徐瑩燕、賴秀綢老師。
吳凡棋|桃園人,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主修琵琶。2021年獲全額獎學金赴瑞典哥德堡大學攻讀即興演奏碩士。旅居瑞典期間受斯堪地那維亞爵士樂啟發,探索傳統、創新與身分認同,發展琵琶與電子樂計畫Projecting 1+1與前衛民謠二重奏Wooli duo。現為Wooli duo及琵琶雅集團員。
陳昱蓉|青年琵琶演奏家,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跨域表演藝術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多次受邀各地參與音樂節與文化交流演出,並活躍於國內外跨域展演與學術研究。近年致力於琵琶藝術的當代表現形式探索 。現任新竹青年國樂團團長,長期投身於樂團行政與策展務,規劃執行多屆「竹塹國樂節」,促進青年音樂人才培育與國樂多元發展。
劉佳瑩|音樂創作者與表演藝術家,現為普琈門樂團團長,擅長融合傳統器樂、電子聲響與多元舞台語彙,創造獨具風格的當代聲音美學。活躍於音樂、劇場、火舞、DJ等跨界領域,曾受邀於美、日、法、土耳其等多國演出,並與多位知名藝術家、音樂家及劇團合作。長期致力於原創音樂與視聽敘事的結合,展現卓越音樂統整力與舞台魅力,亦積極參與國際文化推廣與教育推展。
方永華|臺南人,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碩士生,主修琵琶,師承林玲潔、杜潔明、賴秀綢,曾受大陸琵琶演奏家章紅艷、蘭維薇及董楠指導,三度獲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特優第一,榮獲美國國際音樂大賽及新加坡南洋音樂大賽金獎,並與多個職業國樂團合作協奏演出。曾舉辦個人音樂會,演出足跡遍及臺灣、中國及土耳其,舞台經驗豐富。
邱儀萱|苗栗客家人,畢業於臺藝大傳音系,將就讀師大民音所,師承黃立騰、杜潔明、盧梅端 、施禹彤、徐寧,曾授張瑩、吳蠻、任宏大師班指導。並於2023年中國大同雲崗盃民族器樂展演琵琶專業青年A組銀獎、113 年度全國學生音樂比賽琵琶獨奏大專組A組特優等第二名。2025年於臺北藝術大學春夏系列「弦語彈槽」演奏琵琶經典曲目《霸王卸甲》。
活動時間
2025/08/31(日)14:30、2025/11/02(日)14:30、2025/12/06(六)14:30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藝文中心雅頌坊
隨時掌握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各項活動情報,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展覽、講座...等豐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