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心
中心活動
場地租借
合作提案
出版資料庫
時間|2025/06/07(六)19:30-21:30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報名|臺大藝文中心網站
演出|陳賢聖、鄭曉玫、陳崇青
主辦單位|建木齋古琴研究院 協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
【節目簡介】
從唐朝至今一千多年,古琴音樂在樂曲風格、演奏技法、琴絃等諸多方面皆歷經了極大的變化。這些改變部份保留至今,部份則消逝在歷史之中。
在前人的努力之下,廣陵琴派自清初傳承超過三百年,形成「跌宕多變,綺麗細膩,剛柔相濟,音韻並茂」的風格。而虞山吳派至今雖未滿百年,但從各個琴派,甚至不同樂種汲取養份,形成氣韻見長的文人行吟風格,使不少唐宋古曲重獲新聲,力求將古琴從文化象徵回歸藝術和音樂。兩者看似差異甚大,但同樣高度重視節奏的跌宕起伏和左手的韻味。
本場音樂會將透過廣陵琴派和虞山吳派代表琴曲,呈現古琴音樂的多元樣貌及發展歷程。也期待透過與兩位優秀音樂人的對話,以及對二胡曲〈聽松〉的嘗試,激盪起新的火花。
【演出曲目】
〈梅花三弄〉,《移雲齋琴譜》本 〈平沙落雁〉,《移雲齋琴譜》本 〈梧葉舞秋風〉,《移雲齋琴譜》本 〈秋江夜泊〉,《移雲齋琴譜》本 〈陽春〉,《誠一堂琴譜》本,吳景略打譜 〈離騷〉,《神奇秘譜》本,吳文光打譜 〈碣石調·幽蘭〉,吳文光打譜 〈聽松〉,華彥鈞作曲
【演出人員介紹】
古琴|陳賢聖
古琴音樂文化工作者、建木齋古琴研究院院長、臺大古琴社教學、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生。畢業於臺大音研所碩士班。曾擔任「如一絲社」行政總監。
師承廣陵派第十二代衣缽傳人楊春薇副教授。從傳統的廣陵琴派和當代的虞山吳派出發,致力於經典作品的精研和古代琴曲的探索,並結合音樂學專業,力求呈現古琴音樂精緻、文雅而多變的面貌。
胡琴|鄭曉玫(特別邀請)
臺灣著名胡琴演奏家、教育家,現為中國文化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奚和弦胡琴室內樂團藝術總監。
鄭氏潛心傳統風格,融合新創技巧,遊刃有餘地掌握各類型作品,演奏風格明亮醇厚,音色清麗,層次分明,面對文化底蘊深厚的傳統作品,或滿富巧思的現代作品,總展現其扣人心弦的詮釋藝術。
中阮|陳崇青(特別邀請)
彈撥演奏家、兩廳院第一屆「傳統器樂新秀」得主。現為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系兼任助理教授、絲竹空爵士樂團和异境樂團團員;國立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博士生。
至今舉辦多場個人獨奏會,並時常參與國際性演出。2020年出版《异境樂團—流光傳奇》專輯,獲得美國全球音樂獎「最佳專輯」、「最佳融合音樂」金獎,並入圍金曲獎演奏類「最佳專輯獎」;2023年擔任「臺灣文化光點計畫」聖露西亞駐點音樂家;2024年出版個人首張專輯《東方不是夢》。
隨時掌握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各項活動情報,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展覽、講座...等豐富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