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中心
中心活動
場地租借
合作提案
出版資料庫
時間|2021年11月11日(四)19:30 地點|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入場方式| 已開放本站線上報名,不開放現場報名。 (每個帳號僅供一人報名)
主辦單位|臺大文學院、臺大音樂學研究所 協辦單位|臺大藝文中心
演出者: 長笛|吳正宇 單簧管|王冠傑 大提琴|朱晨歡 鋼琴|徐敬彤
*進入本館時,請配合現場工作人員指引,完成防疫工作。 最新相關資訊可參見首頁公告:雅頌坊入館防疫措施
【 節目介紹 】
上半場的節目為古典的經典作品:巴洛克時期德國長笛家鄺茲(Quantz)的C大調三重奏鳴曲;浪漫樂派法國鋼琴家佛瑞(Faure)的d小調三重奏為單簧管、大提琴及鋼琴;浪漫樂派義大利單簧管演奏家卡瓦利尼(Cavallini)的俄羅斯幻想曲為長笛、單簧管及鋼琴。三首作品來自兩個樂派、三個國家與三種樂器的視角,皆同為流傳後世的經典之作。
下半場的曲目,來到20世紀後的作品,捷克作曲家馬替努(Martinu)開啟20世紀音樂大門,旅居美國期間創作三重奏為長笛、大提琴及鋼琴,搭起了歐洲與美國音樂風格的橋樑。接著來到法國,作曲家兼鳥類學者梅湘(Messiaen)的《時間終止四重奏》〈群鳥深淵〉,更打破了時間的限制,極緩慢的單簧管獨奏獨奏豎笛模仿鳥鳴,在悲傷與倦怠的時間深淵吟詠我們對光、對星、對彩虹、對喜悅的渴望。
在欣賞了風格多元的經典作品後,我們的音樂回到了當下且屬於我們自己的聲音。青年作曲家徐敬彤作品為為大提琴與鋼琴所作的作品《白鷺之秋》,為時間藝術工作室 2020年「青年作曲家創作、徵選、讀譜工作坊」之獲選作品,以臺灣童謠作為創作靈感,心懷對故鄉臺灣的盼望;另一首當代作品《孤寂的現場》,則是作曲家許德彰對於疫情時代的反思,通過聲音為媒介,重現出所居城市的聲景。
【 演出者介紹 】
在藝術的分類上,音樂被歸為時間的藝術,這種奇妙的藝術形式可以帶人進入一種與現實生活倒置,以時間為參考點,空間為事件發生順序的世界。在這樣的世界裡,莫札特可以遇上電子音樂、古琴可以現身現代藝廊、巴哈可以與麥可傑克森同台較勁…
「時間藝術工作室」是由長笛演奏家吳正宇成立,除了演奏家團隊以外,成員更包含音樂企劃團隊、作曲家、以及跨界劇場顧問團隊。「時間藝術工作室」於2013年甫成立便推出現代音樂推廣系列,以《極簡主義》、《印象東方》、《微分世界》、《電聲中國》、《爵士經典》等主題向聽眾介紹二十世紀音樂,並與上海音樂廳合作《音樂午茶 – 長笛週》(2015)、《音樂午茶 – 當代音樂週》(2016)、《音樂午茶 – 古樂週》(2017)等系列音樂會。2019年推出全新《使用說明書》系列,以樂器為主題,策劃具教育意義的當代音樂推廣音樂會。
除了音樂風格不設限以外,「時間藝術工作室」更進一步尋求跨域合作的可能性,曾製作企劃包含:長笛獨奏與當代攝影企劃《聽.見》(2013)、古詩詞與當代音樂的結合《十絕句》(2014)、融合傳統建築文化與長笛&電聲&影像的多媒體企劃《新庄24-1》(2018)、互動裝置音樂劇場《渾天說》(2019)… 並於2019年籌劃台南藝術節閉幕製作《聽海日記》,以原創的大型音樂劇場喚醒在地意識,獲得各界好評。
於2017年開始,「時間藝術工作室」籌劃《Parallaxis平行交錯》音樂節,廣邀世界各地的音樂家與藝術家共製企劃,目前兩屆的《Parallaxis平行交錯》已先後於波士頓、台北、上海、廈門展演,並吸引了來自台灣、美國、冰島、希臘、智利、巴西、香港、中國等地的藝術家參與。
「時間藝術工作室」合作過的藝術家包含:聲音劇場藝術家 Artyom Kim、劇場導演黃鼎云、視覺藝術家 Joshua Tecklin 與 Jorge Garrido、電聲藝術家 Rodrigo Castellanos、攝影藝術家汪正翔、新媒體藝術團隊 Motion Factory、阿姆斯特丹協創組織(Co-Composers Amsterdam)、作曲家許德彰、作曲家 Felipe Pinto d'Aguiar、作曲家 André Mestre、作曲家 Georg K. Hilmarsson、作曲家 Luciano Leite Barbosa等。
象徵著二十一世紀的音樂人,「時間藝術工作室」一方面繼承了前人偉大的音樂遺產,一方面卻又秉持著現代人獨有的創造力,是最不受拘束的多元化音樂團體 !
活動時間
2021/11/11(四)19:30
地點
臺大藝文中心雅頌坊
隨時掌握臺灣大學藝文中心各項活動情報,音樂、戲劇、舞蹈、電影、展覽、講座...等豐富訊息